六七十年代哨子声声

核心提示: 30多年前,农村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 吴龙大

30多年前,农村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在苏南地区,大体以1个或邻近几个自然村的20多户农户、土地面积150亩左右,组建为一个生产队。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业以粮为纲,生产队为了不折不扣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保证农户有较好的分配收入,每个生产队都要推选一位好的当家人——生产队长。在公社、大队(乡镇、村)的直接领导下,按下达的种植计划,组织生产队农民集体劳动生产。每个队长都有一把哨子,哨子声便是农民出勤劳动的号令。哨子声声,给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天刚蒙蒙亮,鸟鸣声被一阵清脆的哨子声所取代。家家户户早已起床的大人们,叫醒小孩,安排好早饭,准备好劳动工具,便匆匆赶到生产队集中地点,队长清点人数后,进行明确分工,然后大家下地干活,人们一天的劳作便由此开始。生产队长一天中一般要吹三次哨子,在农忙季节,晚上如要组织劳力开夜工,则会响起第四次哨子声。这是生产队长的工作职责之一,不管是酷暑严寒、刮风下雨,只要生产需要,哨子声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在农村各个村落此起彼伏地响下去。哨子声后,在田间、场头农民劳动的场景,便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应当看到,在农村实施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策时期,对当时乃至于现在农业、农村的发展,所起的历史性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尤其对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的积累、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了和继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队集体劳动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多,农民年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生产队对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弱。一个有几十户人家、百十亩土地、几十个劳动力的生产队,在组织集体劳动分工、计酬等方面,绝对公平合理很难做到,同时由于劳动者素质上的差异等因素,产生意见、矛盾、甚至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当好一个生产队长确实不容易,没有一点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是难以胜任的。生产队集体劳动模式,由于长时间出勤大呼隆,分配大锅饭、平均主义,便出现了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当时劳动出勤时的顺口溜形象地说“一遍哨子不动身,二遍哨子头一伸,三遍哨子才出门”。因此,劳动效率和效益低下,有的生产队,一个劳动工日,年终分配只有几角甚至几分钱的状况。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七十年代后期,生产队在组织劳动的方式上推行了定额计酬的办法。队长将当天的生产任务通过抓阄,定额包干到几个劳动小组或直接到人,这种管理方法由于时间、任务明确,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受到大家的欢迎。实践证明,由“大呼隆”、“大锅饭”的生产方式转变到定额包干的劳动组织形式,是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次有益探索。

尽管如此,生产队集体内部的矛盾依然较大,社员与队长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有这样的顺口溜,“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有的队长一气之下将哨子扔到了水塘里,表示不再当这个队长了;有的队长在矛盾和压力下,白天顾全大局安排好生产,晚上把哨子送到大队书记家,讲了苦处和难处,不愿再干了。哨子声停了,生产队处于瘫痪状态,于是大队干部立即赶到所在生产队,了解情况,做好工作,动员原来的队长继续挑好担子,使哨子声再响起来。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后期。由于生产效益每况愈下,农民看不到自己的希望,便纷纷外出学手艺或打工挣钱,造成生产队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因此,农村生产队长这支最基层干部队伍的不稳定性也逐年上升,一个生产队甚至一年中要换几任队长,哨子轮流吹,生产效益连年走下坡路。农民们普遍认为,在生产队集体劳动,与其捆在一起穷,还不如把土地分到户,各显神通。实践证明,原有的生产队集体生产劳动这一模式,已经不适应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必须进行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农村、农业、农民迎来了历史性改革发展的机遇。从1979年开始,大部分生产队先将土地联产到组,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不少生产队便直接把土地包产到了户,即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0年底,生产队集体生产劳动的方式宣告结束。至此,在农村各生产队响了20多年的哨子声消失了,“大呼隆”的劳动场景不见了。

从此以后,家家户户劳动积极性大增,精神面貌大变。各农户生产计划自订,劳动时间自定,起早带晚,从不叫苦。生产队长再也不要天天吹哨子召集大家分工劳动了,他的工作重点,则在生产队供电、供水、农用机械调度等方面及时做好协调工作。队长与农户之间的矛盾冲突大为减少。各农户生产经营自负盈亏,产量上去了,收入增加了。不少农户还发展了多种经营,劳力充裕的农户则安排一部分外出打工,家庭经营的渠道拓宽了,一些农户先富裕起来了,新房子盖起来了。村看村,户看户,示范效应迅速扩大,到八十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出现了各业兴旺的强劲发展势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20多年集体生产模式的生产队,是农村、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一个历史过程,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曾有过难以为继的窘境。

哨子声消逝了,但在经历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脑海里,响彻在乡村上空清脆的哨子声仍在回荡,并留下了久久不能忘怀的思念与感悟。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