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多数受访者年读5本书 丹阳书香浓

核心提示: 市图书馆4月中旬在丹阳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我市市民读书情况和习惯的调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70年提出的“全社会人人读书,读书成为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全民阅读”活动,作为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己成为创造健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在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来临之际,市图书馆4月中旬在丹阳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我市市民读书情况和习惯的调查。三天时间,调查共收到了130份答卷,微友们对于读书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1、过去一年,你大概读了多少本书(必答题)

□A.一本没读

□B.1-3本

□C.5本以上

2、读书渠道:(多选、必答题)

□A.去图书馆看书或是借书来读

□B.自己去书店购书来读

□C.去网上看电子书

3、影响读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多选、必答题)

□A.没有读书习惯

□B.没有时间读书

□C.找不到有兴趣的书

□D.没有读书氛围

□E.其它原因

4、读书时间:(必答题)

□A.每周超过五小时

□B.每周3小时左右

□C.每周少于1小时

□D.从不读书

5、喜欢类型:(多选、必答题)

□A.报刊杂志

□B.小说散文等文学类

□C.实用类(如养生知识、实用技能等)

□D.励志成功类

6、你认为当今社会读书对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必答题)

□A.非常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D.没影响

7、你知道图书馆图书借阅是免费借阅吗?

□A.知道

□B.不知道

 

调查数据

1.过去一年,你大概读了多少本书?(必答题) 

选项A:一本没读6%(8)

选项B:1~3本28%(36)

选项C:5本以上66%(86)

2、读书渠道:(多选、必答题)

选项A:去图书馆看书或是借书来读(44)

选项B:自己去书店购书来读(76)

选项C:去网上看电子书(62)

 

调查显示,我市微友对于读书还是普遍爱好的,66%的网友每年读书的量在5本以上,每周读书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54%。

微友米二认为,阅读是一种行为,坐着读、站着读、夜晚读、精读、泛读、系统地读、碎片地读、读经典、读网文、无论怎么读、无论读什么,不过是形式或者方法不同而已,没有本质的差别,在知识的学习与获取上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丹阳微友秦曼村则云:“读书应该融入我们的生活,书的精髓应该融进我们的生命。”少时读书,如欢快的小溪,无忧无虑,喷珠溅玉,奔腾不息,甘甜清冽;中年读书,如滚滚的长河,浊浪排空,一过山峡,豁然开朗,泥沙沉淀,水天一色;老来读书,如无边的汪洋大海,水面狂风巨浪,汹涌澎湃,海底波澜不惊,宁静安详……哪有什么条框,什么渠道——读书似水,亦如人生,初激荡,后起伏,归于宁静!

 

调查数据

3、影响读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多选、必答题)

选项A.没有读书习惯(23)

选项B.没有时间读书(39)

选项C.找不到有兴趣的书(69)

选项D.没有读书氛围(49)

选项E.其它原因(77)

 

调查显示,微友们普遍反映影响读书的主要因素是没有读书氛围。讨论中,网友们也坦承,现在的社会氛围,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之所以爱读书,源于我的初恋。”微友林芳害羞地说,那时候的他浑身散发着书卷气,一举手一投足中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像是迎面扑来的缕缕春风。我自卑于自己的无知,那时候就默默在心里念到:我一定要向他一样拥有满腹的诗书,说起话来可以充满才情与智慧。于是,她开始读书,包括散文、游记、小说、诗词等。书读得多了,活泼好动之人也慢慢变得沉稳大方,生活与工作充满自信,与人交谈更变得轻松诙谐。

资深书虫陆廷荣则表示,读书,表面上看是读读书,深层次来看是选择、理解和思考的精神活动,涉及一个人的情趣爱好、价值认同和人生追求等。他认为,人们读书的境界大致分三种:第一境界,大家都读书时,你读书。从冥顽不化到知书达理,谁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阅读;第二境界:没人叫你读书时,你也读书。正规的读书生涯结束了,如果不是因为工作或专业所需你还痴心读书,那就是真的热爱读书。这种读书,摆脱了功利,脱俗趋雅,如清莲出水,清风熏心;第三境界,别人不读书时,你仍读书。第二境界,是雅好,需要自律,考验的是心志,更是定力。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大潮里,人们越来越浮躁,出了校门仍然热爱读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有的弃书而商,有的弃学而政,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中还仍然读书的是真读书,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充溢书香的人生。

 

调查数据

4、读书时间:(必答题)

选项A.每周超过五小时31%(40)

选项B.每周3小时左右54%(70)

选项C.每周少于1小时9%(12)

选项D.从不读书6%(8)

 

图书馆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娱乐工具越来越丰富,但我市不少市民读书的热情并没有因为业余生活的多彩而减淡。丹阳市图书馆针对目前年轻读者的阅读特点,2015年购置了歌德阅读机、2016年开放移动图书馆,图书馆的打开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爱上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最终目标。他同时告诉记者,来图书馆读书的市民中有不少是“铁杆”读者。

“有朋友说,安静的时候才看书。于我,看书才让我安静。”微友姜伟说,“所有喧嚣的时光,我都用读书自觉地度过,公交车上是这样,排队等候是这样。”她表示,读书应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邃。“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她说,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自成一种开阖的气度。

 

调查数据

5、喜欢类型:(多选、必答题)

选项A.报刊杂志(12)

选项B.小说散文等文学类(76)

选项C.实用类(如养生知识、实用技能等)(54)

选项D.励志成功类(42)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读者对于文学类的书籍比较喜爱。

“我从记事起就喜欢读书。”微友步坚平回忆,最初是连环画,然后是童话,懵懂少年,迷上了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代表作反复品味,如数家珍,常常向往自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行侠仗义笑傲江湖。青年时期投身军营,特别喜欢军事题材小说,读书的同时不断跟随着主人公金戈铁马梦回连营。“我出生于贫苦船民家庭,父母除了能提供最基本的温饱,陪伴和教导都是难得的奢望。但庆幸的是孤寂的生活中我迷上了读书,尤其接触的都是正能量的书。”想到那些从中汲取到前进力量的种种读本,步坚平很是感慨,“从小到大,童话和连环画让我有了最基本的善恶观,武侠小说使我知道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军事小说培养了我坚毅不拔的性格。如今丹阳图书馆的书籍更让我如鱼得水手不释卷。”他表示,步入不惑之年喜欢上了社会类小说,尤其喜欢时间跨度长、人生经历复杂的,读着一代代人的悲欢离合生死慨歌,思想中流淌的生命之河也随之不断拓宽……他随即推荐了几本佳作,如《平凡的世界》、《兄弟》、《最后的八旗》等等。

 

调查数据

6、你认为当今社会读书对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必答题)

选项A.非常重要5%(7)

选项B.一般68%(88)

选项C.不重要12%(16)

选项D.没影响15%(19)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微友钱建军感叹,“最近几年,一届届学生毕业了,假期,他们从四面八方回来,到学校看望老师。一群青春洋溢的青年,脸上写满了喜悦,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天文地理,科技文化无所不谈,往往这种时候,我觉得有点插不上嘴,于是,最深切的感觉就是:老师,仅仅钻研教科书是不行的。为了不至于在学生面前尴尬,还是要多读书。”

“读书是可以改变人的。”钱建军笃定地说道,士别三日,诗书在腹,这是学生的进步。作为教师,也要时学时新,通过阅读,来不断地增长智慧,开阔视野,让自己的课堂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千篇一律的内容,机械呆板地重复,这样的课堂是枯燥的,这样的教师是面目可憎的。读书,既润泽了学生,也葱茏了自己。

“读书,也可以改变生活。”他同时也肯定,这样的改变,可以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试想,暮春时节,繁花落尽,春阴寂寂,一卷在手,思接八荒,心游万仞,这可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窗外万籁俱静,屋内有清茶一杯,有书香萦绕,这样的夜读是可以掩盖人世的一切纷扰嘈杂的,这样的夜读是可以使内心丰富充盈的。

他引贾平凹《好读书》中一段话: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处烦嚣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调查数据

7、你知道图书馆图书借阅是免费借阅吗?

选项A.知道80%(103)

选项B.不知道20%(27)

 

市图书馆馆长陈锦荣表示,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何致力于推进全民阅读,积极探索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服务的途径,为全市市民阅读提供一个平台,让图书馆成为丹阳市民阅读的精神家园,成为每一个喜爱阅读人的心灵栖息之地——可谓任重而道远。同时,他呼吁,更多家长能带着孩子进入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也身体力行地多读书。因为读书不仅能收获很多人生的乐趣,同时也能结交一大批喜欢读书的友人,这是最快乐的事。

(朱山红 张吴 文/摄)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