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龚老开心地向记者讲解社区橱窗内的文明创建成果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干部在社区也是如此。他们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投身社区为民服务,而且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家住凤凰新村的龚连生也是这样一位“退而不休”,继续发挥着余热的老干部。
“别看我现在腿脚不太好,但我还是愿意出去转悠。”今年85岁的龚连生自1994年退休后就把社区当成为群众服务的“新舞台”,不遗余力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龚老说的“转悠”可不是闲逛,而是走到哪儿,哪儿有什么问题,他都记在心上。
好几年前,居委会按照上级统一规定,计划在社区内设置垃圾箱。寻求了一圈后,居民们很少有赞同自家楼前设置垃圾箱的,这项工作也一时陷入了困境。龚老得知后,第一时间就找到居委会,表示愿意带头做表率,把垃圾箱设在自家楼前。“社区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凡事他让一点,我让一点,就没什么事解决不了。”说起自己做这件事的初衷,龚老语重心长地说道。
其实,像类似为“大家”舍“小我”的事情,龚老做的还很多。每到冬天下雪,为了不让社区居民在出行时因积雪受阻,龚老总是会起个大早,拿起家里的扫帚,下楼帮小区环卫工人一起扫雪。“我们小区也算是老小区了,人口密度比较大,早上,年轻人忙着去工作或送小孩上学,老人们忙着去菜场买菜,所以就得早些起来扫雪,避免他们滑倒或摔伤。”无独有偶,凤凰新村东园门外是一条狭窄的小路,近年来车辆增多,上下班高峰堵塞严重,龚老便起早摸黑地上前为大家指挥疏导,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在龚老看来,退休了回到社区就相当于回到群众中,就要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只要群众有需求,他都会帮忙。
除了关心社区群众的冷暖,面对社区群众间或的一些矛盾,曾经在市公安局干了多年的龚老还将自己的公安工作经验运用到社区,成了社区内无人不服的“金牌调解员”。前两年,小区路边商店老板因占道经营与协管员发生矛盾,双方各不相让导致事态升级,刀棍相向,龚老在第一时间报警后又不顾被误伤的风险,上前为双方做调解,并在民警赶到之前及时平息了事态,龚老的这番勇敢表现也得到在场群众的纷纷夸赞,以致于后来社区群众遇到矛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从退休公安变身社区调解员,对于拥有数十年工龄的龚老来说得心应手。“公安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回到社区,大家都是老熟人,做起工作来不仅方便,也能为社区片警和居委会分担些工作压力。”
自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为了在社区内营造更加和谐文明的气氛,除了竭尽所能地为居民服务,龚老还格外留意社区里发生的好人好事,“我会定期去搜集我们社区里的好人好事,比如谁主动修路,谁自愿早起晚归地负责活动室的开、关门等,虽然不是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这些小事同样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我就把他们都记在我的本子上,然后再写到社区的黑板报上。”龚老说,偶尔看到有居民从阳台上往下抛物,他还会上门劝诫,虽然一开始有些人会觉得他管的太多了,但他从来都是不急不恼的,“说一遍不行,我就说两遍,大家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看我年纪这么大了,多说两遍他们还是会听的。”此外,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龚老总是向居委会积极建议并先后组织了象棋比赛、书法比赛等多场文体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的社区老人走出家门,为他们的晚年生活与社区文明和谐增添了一抹靓色。(刘静 蒋玉 丽娜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