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为媒,倾慕者上门,爱心人士助力……

欧阳玉婷重建“爱的小家”

核心提示: 两年多前,欧阳玉婷的遭遇经丹阳日报报道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家住司徒镇屯甸下邳村欧甲的80后女青年欧阳玉婷在接连遭遇疾病、失业、离婚后,命运彻底改变。如今,当记者再次登门见到她的时候,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她称,是丹阳日报让她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

两年多前,欧阳玉婷的遭遇经丹阳日报报道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家住司徒镇屯甸下邳村欧甲的80后女青年欧阳玉婷在接连遭遇疾病、失业、离婚后,命运彻底改变。如今,当记者再次登门见到她的时候,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她称,是丹阳日报让她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

爱心人士教玉婷使用电动轮椅。

见到激动的欧阳玉婷,乖巧的女儿帮妈妈擦去泪水。

由于遗传,欧阳玉婷和母亲都无法正常行走。

前情概要

2010年,欧阳玉婷经人介绍与丈夫结婚,婚后一年产下一名女婴。女儿六个月大时,欧阳玉婷突然感到行走困难,经多方诊断,被确诊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无法治愈,只能服药控制,缓解疼痛。之后欧阳玉婷被定为贰级肢残,丧失工作能力。2012年欧阳玉婷与丈夫协议离婚,女儿由夫家抚养,而她自己则在娘家养病。2013年通过报纸,欧阳玉婷加入社会公益组织,尽管行动不便,生活拮据,她仍坚持亲自参与献爱心活动,接受社会捐赠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

报纸为媒

一篇报道引来知心人

“要不是看到报道,我可能无法认识玉婷,更不会走到一起,丹阳日报就是我们的大媒人,为我们的缘分牵了一条线。”李红波接受采访时称,自从在报纸上看到欧阳玉婷的遭遇后,他深表同情,同时也被这位有爱心的女孩打动了。他按照报纸上写的地址,亲自找到了欧阳玉婷的家。“那时他还在别的乡镇打工,花了很多心思辗转找到我家,主动认识了我。”欧阳玉婷说道。

为了让彼此更好地了解对方,工作奔波且收入不高的李红波还专门为欧阳玉婷买了一台电脑,通过网络相互熟识起来。日久生情,两人最终建立了恋爱关系。面对欧阳玉婷的现实情况,李红波非但不嫌弃,反而处处为玉婷一家着想,宁可自己累一点苦一点,索性搬进了欧阳玉婷家照顾起她的日常来。而这一照顾就是两年。

家人、邻居、朋友们一开始也颇有疑虑,李红波为啥凭一篇报道就认定欧阳玉婷这个人呢?对此,实在又善良的李红波这样回答:“因为这个女孩心地善良,人好,善解人意,我想这就是我俩的缘分。”作为75后的李红波,一直未娶妻,如今遇到欧阳玉婷,彼此又心心相惜,决心不再错过。

2015年8月,李红波和欧阳玉婷正式领了结婚证,虽然没有举办体面的仪式,但温暖的小家从此建立。平日里李红波总是早早起床,把玉婷照顾稳妥后才上班,中午如果赶不回来,他也从来不会忘记为玉婷点一份盒饭。由于玉婷行动不便,家里的小事琐事也都由李红波代劳,日子虽苦,但彼此珍惜。

爱心搭桥

久违母女见面诉衷肠

虽然“爱的小家”已经建立,但欧阳玉婷内心仍有个心愿久久未能实现。“凤凰520”公益团体的爱心人士们得知欧阳玉婷的难处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仅赠送了一辆电动轮椅给她,还主动与她的前夫沟通,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场所,让久违的母女俩见上一面。

对于欧阳玉婷的这个心愿,李红波也非常支持,事实上他也一直在努力着,这次借助社会团体的力量,大家一起帮助欧阳玉婷达成了这个心愿。上周日,就在爱心人士安排的地方,欧阳玉婷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儿,亲生母女见面,场面格外感人。“每个母亲都心疼自己的孩子,谁都不愿离开自己的亲骨肉,我们一同去的几个社团成员看到这样的一幕都非常动容,有人甚至当场流下了泪水。”爱心人士说道。

通过进一步地了解和沟通,“凤凰520”公益团体决定长期帮助欧阳玉婷母女,在与前夫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定期带着欧阳玉婷和女儿相聚。“她行动不便,我们可以负责接送,另外生活上有任何困难,我们也可以及时提供帮助。”爱心人士们称,他们“凤凰520”公益团体的理念就是希望帮助更多遭遇不幸的家庭重获幸福。

目前,欧阳玉婷也常回娘家看看,在这个家中还有疼爱她的父亲和母亲,尽管一家人的日子还有些拮据,但是比起几年前已经改善了许多。对此,欧阳玉婷的父亲也表示,女儿如今找到了归宿,他也深感安慰。在政府部门的帮扶,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们会坚强地把日子过下去。

(张敏 文/摄)

备注:

为尊重李红波个人意愿,本报报道中仅提及其真名,不发两人合照及婚照,同时我们也祝愿这对夫妻能安安稳稳、平平静静、和和美美地牵手一直走下去。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