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成效显著

坚持法治引领 完善四大机制

核心提示: 近年来,丹阳市公安局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通过完善队伍、联动、侦查和情报“四大机制”,不断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效能。

近年来,丹阳市公安局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通过完善队伍、联动、侦查和情报“四大机制”,不断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效能。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局结合“春雷”行动、“两减六治三提升”等专项工作,加大对各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将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作为关注民生、回应民声的重要举措。

2016年以来,已累计侦破各类环境污染案件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移送起诉42名,侦破公安部、省厅挂牌案件各1起。

完善队伍建设机制,提升专业打击能力。该局以全国、全省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为引领,把规范执法作为侦办案件的重中之重,通过优化人员配备、强化业务培训、注重实战历练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专业化水平。首先,配强办案力量。为着力提升专业化打击能力,该局在治安大队专门成立了食药环中队,抽调4名业务骨干专门负责食药环案件侦办,实行大要案件治安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制,协调全警之力进行攻坚。其次,强化业务培训。不定期组织食药环中队及各派出所治安民警开展业务培训,通过收看省厅教学视频、剖析讲解典型案件、传授侦办技巧等方法,不断提升民警业务能力。同时,规定每年由派出所选派一名青年骨干民警至治安部门随岗培训,学习食药环案件侦办,以点带面。再是,突出实战历练。围绕一切服从于庭审诉讼的取证要求,确定一名法制大队副大队长作为联络员,专门负责环境污染案件审核以及新法专题辅导。同时,组织执法民警到法院参加庭审旁听,分析每起案件的成功与不足。

完善联动协作机制,提升规范治理能力。该局围绕确保案件不流失、实现打击成效最大化,会同检察院、环保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丹阳市环境保护执法联动实施办法》,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该局还专门制定了《公安机关处置食药环等类警情工作规范》,统一执法标准,明确操作规范,固化执法流程,确保民警在执法过程各个环节上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防止产生不作为现象。工作中,该局一改以往等候移送受理做法,主动与环保部门联合出击,主动介入源头执法,形成公安主导现场调查的格局,做到第一时间按刑事案件规格勘查现场,第一时间询问当事人,固定现场证据。通过提前介入,有利于调查客观真实开展、证据收据,避免了日后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中,该局以“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紧扣公安、检察、环保部门的核心问题,主动提请市委、市政府协调,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在侦办案件时,更加注重追缴违法所得、环境修复、危废处置费用,确保公益诉讼顺利进行。环保部门严格按规定移送案件,关心查处结果,接受公安建议,补充证据。检察及早介入,跟踪案件办理,督促环保及时检测,配合侦查。在行政执法中,还主动配合环保执法,特别是近两年策应环太湖流域环境整治,依法对拒不搬迁的3户养殖经营户进行了行政处罚,有力推动了环境整治,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

完善侦查破案机制,提升专案攻坚能力。该局治安部门作为食药环案件的主侦部门,在强调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更加突出派出所协同作战,积极推动环境污染打处职能在派出所层面上落地生根。推行“1+X”侦查模式,确定治安大队承担“踹门攻坚”、派出所“打扫战场”的联合办案机制,实行整体流水作业,专人包案、盯案,既提高工作效率,又确保办案质量。对联合办案的绩效,归入派出所绩计,提高派出所的积极性。在深入推进“春雷”、“两减六治三提升”等专项行动中,始终坚持“思路宽、视野广、有案必立、有疑必查”的原则,只要是涉及环境污染领域的案件,做到刑事立案与治安立案并重。另外,引入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杠杆效能,将打处任务合理分解至各派出所,倒逼派出所主动作为。建立办理食药环案件侦查人员库,由每个派出所指定1至2名侦查员作为食药环专侦民警。同时,将全市20个派出所划分四个食药环案件协助区,遇有案件,集中优势警力全力攻坚。环境污染案件往往存在“多环利益”的特点,该局突出专案深挖,在全面查清案情的同时,突出追上线、打源头,积极扩大战果,力求“打一点清一面”,特别是在侦破的“4.30”部督办环境污染案件中,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取缔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点4个,查获危险废旧印刷线路板1000余吨。

完善情报收集机制,提升线索转化战果能力。该局坚持情报主导警务,通过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延伸情报触及面等措施,全力强化线索收集,丰富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资源。

建立情报交流制度。该局与检察、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了信息共享、联席会议、各种资源数据库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突发事件沿线保障、突发事件现场保障等7个方面联动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此外,每季度与检察、环保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交流工作进展,明确工作重点,重大线索随时交流核查。

延伸情报网络。将环境污染线索纳入派出所社区警务、接处警等工作,对提供线索成案、破案的予以奖励。同时,还加强与“12345”政府热线对接,协同网安开展网络巡查,发现线索及时跟进。截至目前,累计收到环境污染线索12条。拓展重点领域信息员布建。按照信息员建设标准要求,在交通、水运、环保、城管、电镀化工等易于发现环境污染的行业物建信息员,并适时开展培训工作,不定期进行走访,从中梳理可用信息。今年以来,新建治安信息员26名,收集情报线索52条,其中,通过情报信息成功破获“4.30”环境污染案。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