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位同窗亲如家人 五十二年后归校似回家

核心提示: 4月6日上午,天空正下着大雨,可省丹中内一处教室里却热情满满,乍一看以为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可走近细看才发现,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个个两鬓斑白,都到了古稀之年。原来,这是65届省丹中高三(2)班的同学,52年后在母校聚首。

本报讯  4月6日上午,天空正下着大雨,可省丹中内一处教室里却热情满满,乍一看以为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可走近细看才发现,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个个两鬓斑白,都到了古稀之年。原来,这是65届省丹中高三(2)班的同学,52年后在母校聚首。

“我今年72岁了,身体不太好,开过刀,但是这次就算爬也要来母校看看昔日同窗。”王玉川老人激动地说道。不止他一人,高三(2)班每一位同学都非常激动。从毕业到现在,已经整整52年了,而这次也是相聚人数最多的一次。组织者告诉记者,毕业时全班一共44位同学,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几位已故的,其余所有的同学都联系上了。还有几个因病或移居国外的不能来,全班有32位同学聚到了一块儿。

王玉川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带病参加,是因为对省丹中、对高三(2)班有着深厚的感情。首先,那个年代给予了他们很大的考验,让他们在班集体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了一份可贵的亲情。与其说是同窗,不如说是手足。其次,王玉川很庆幸,在这个班里他还遇到了一生的挚爱——爱英同学。她既是他的同班同学,也是他的老伴,今天夫妻二人双双走进了教室,感觉回省丹中就像是回娘家一样。

更令同学感动的是,行动不便的束鸿富特地从昆明坐飞机赶了回来。“我爸爸已经瘫痪了6年,这次知道老同学邀他相聚,人一下子有了精神,称一定要来看看老同学。”束鸿富的女儿说,古稀之年的父亲说话已经不太清楚,但对老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即使52年不见,他也都认识。“我爸爸和他班里的同学就像是亲兄妹一样,我们送他回家看看亲人。”束鸿富的女儿还称,为了让爸爸赶上这次聚会,他们办理了较为繁琐的登机手续,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飞机,最后顺利到达了聚会现场。同时,还有很多外地的同学也像束鸿富一样赶回了省丹中,像问候亲人一样彼此相聚在一起。

经过多年的沉淀,昔日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变成了如今白发苍苍的老人,对这感触最深的还属高三(2)班的班主任孙振勋老师。孙老已经87岁的高龄了,看到学生们还这么精神,他也无比激动:“他们不忘初心,不忘对学校的培育之恩,不忘对老师的教诲之恩,不忘同学间的相知之恩,这段情弥足珍贵,非常难得。我也被深深打动了。”

据悉,65届省丹中高三(2)班当年高考考取了2个北大、3个清华、2个南大、4个东大。

(张敏  文/摄)

同学们在母校合影。

王玉川(右)和同学在一起。

束鸿富与恩师孙振勋(右)合影。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