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年人,是社会话题,也是家庭话题。每个人都有父母,父母总有年老的一天,老人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不良生活习惯、乱服保健品、听讲座被骗、孤独感强烈等频频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可当我们真要为父母的健康做点什么的时候,却往往忽视老人的心理健康。因此,关爱老年人健康应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着手,子女怎么做成关键。
关注老年人生活习惯——
理解父母比劝阻效果更佳
对于父母辈长年形成的不良习惯,大多数子女都会选择直接劝阻的方式,但往往效果不大,还有可能造成两代人的沟通不畅,引发家庭矛盾。对此,市民张先生有自己的独特做法,他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与其费唾沫去劝诫老人,还不如站在长辈的立场上多为他们考虑考虑,理解他们的处境,有时候,理解比关心更重要。”张先生总结道。
原来,张先生的父亲爱抽烟,看着父亲年迈的身体,晨咳的背影,张先生既担心又着急。“我曾经无数次地提醒他,少抽些烟,可基本没什么用。”张先生说,他还尝试在网上给父亲买了戒烟神器,最后也成了摆设。之后,张先生也和身边的朋友交流,发现其实很多人的父亲都喜欢抽烟,也像他一样用劝说的方式让父亲戒烟,然而效果都不佳。
最后,张先生认真考虑了父亲所处的环境,然后制订了相关策略。由于父亲好面子,喝酒的时候心情最好,于是,张先生把平时收集到的一些吸烟有害健康的小知识和一些吸烟有害健康的图片趁父亲喝酒时给他看。“如果叫他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他肯定不会,但如果喝酒的时候,由我半开玩笑地说出来,他准能听进去一些。”张先生说,本以为这样会有效果,哪里知道,他们几个牌友凑一块,父亲又很自然地抽起烟来。“我爸好面子,大家在一起都抽烟,他不能不抽。作为他的儿子,我觉得应该理解他,尊重他的选择。”张先生说道。
无奈之下,张先生又为父亲安排了一个项目——每年体检。父亲以为体检很贵,每年做一次要化费很多钱,心疼自己和儿子的钱,也就主动克制抽烟,自觉注意起身体来了。
张先生还提醒广大市民,很多父母喜欢吃腌制的食品,还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年轻时物质匮乏,老来形成了长期食用接近变质的剩菜剩饭的习惯,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作为子女,千万不要正面加以制止,而是要巧妙地灌输健康小知识,令他们慢慢改观。“如果父母实在想腌一些菜来吃,子女们先在表达支持的情况下,提醒他们用好的盐,同时控制好量。”张先生还举例称,他经常买很多新鲜的水果蔬菜给父母吃,多到父母要分给左邻右舍,这其实也是向周围老人传递一个理念:虽然儿子不富裕,但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钱是足够的,我们不必像过去那样节俭,我们应该保持健康。“老一辈其实不需要我们很多的钱,要的是我们的关心和理解。他们也想保持身体健康,不想成为小辈们的负担。懂得这一点,相信更有助于父母的健康。”张先生最后感叹道。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让父母对你的生活有参与感
一首《常回家看看》其实已经唱出了父母渴望子女陪伴的心理需要。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增大,有相当一部分游子很难做到常伴父母左右,于是电话成了维系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纽带。可是,却有很多年轻职场人士,除了打电话问父母要钱,很少和父母聊自己的事情,这也是造成父母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其实,父母并不是想管制你,要你曝行踪,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想对你的生活有参与感。”市民小廖道出了其中的本质。她举例称,有些事情,你完全可以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参与进来,哪怕是个旁观者也好。比如,你明天要进行一场面试,打个电话让爸妈知道,他们会牵挂你,会鼓励你,也会为你骄傲,心里舒坦了,毛病自然少了。“改善年迈父母的身心健康,我们有好多法子,可以让他们开怀一笑,欣慰骄傲,忽略疼痛,感觉到支持,心中更有力量。”小廖总结道。
对于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市民刘先生代表已婚一族补充了一点建议:要让父母对我们的生活有参与感,还需“另一半”的理解和配合。很多夫妻婚后和老人住一起,难免会因为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引发家庭矛盾,要是处理不当,很可能让父母辈心气不畅,导致疾病。因此,已婚一族要想父母很好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与“另一半”的沟通和交流并不可少。“无论怎样,父母们对子女没二心,懂得理解,相互忍让,才能将父母照顾好,把家照顾好。”刘先生说道。
此外,很多老年人乱买保健品、听讲座被骗的例子也在提醒儿女们,他们之所以容易上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亲情的缺失。骗子们一口一句的“爸妈”刺痛了老一辈渴望被重视的心。因此,作为儿女们应该尽力做到常回家看看,就算很难做到,也应该常电话联系,让父母们随时知道你生活的情况,同时也及时提醒他们远离欺骗或伤害。
(张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