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应聘高峰 谨防传销陷阱

核心提示: 日前,来我市打工的安徽籍小伙子夏某因求职心切,通过QQ群找工作,结果陷入传销组织,工作未果,反倒使自己白白损失6000元。为此,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每年春季求职高峰期,一些求职心切者,务必擦亮眼睛,警惕以巨额回报、网络营销等为诱饵的传销陷阱。

本报讯  日前,来我市打工的安徽籍小伙子夏某因求职心切,通过QQ群找工作,结果陷入传销组织,工作未果,反倒使自己白白损失6000元。为此,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每年春季求职高峰期,一些求职心切者,务必擦亮眼睛,警惕以巨额回报、网络营销等为诱饵的传销陷阱。

警方介绍,“巨额回报”是传销组织惯用的伎俩。传销组织者会利用一些人梦想“一夜暴富”的心理,以高薪诚聘、免费旅行等手段引诱对方前往传销窝点,然后按照事先排练好的“洗脑戏码”将被骗人员控制住,逐步主导被骗人员心理,以几千元或几万元的“高起点”投入,速赚上百万、上千万元的“神话”为诱饵,诱导或胁迫其入股传销,发展下线。近年来,传销组织在骗人加入时,变换了很多时髦的说法,鼓吹所谓的人际网络、网络销售、框架营销、连锁销售、电子商务、资本运作等,以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经济理论”、“科学营销手法”欺骗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加入。其中,以“网络营销”为手段的传销隐蔽性和欺骗性最大,组织者或借助互联网平台推销实物产品,靠发展下线盈利,或靠发展下线会员增加广告点击率来给予佣金回报,或是提出所谓的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模式。

“任凭传销骗局如何花样百出,只要组织方具备‘入门费’和‘拉人头’两项特征,就可以断定其涉嫌传销。”警方表示,传销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为传销活动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均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对于传销行为,我市始终采取高压态势,近年来,警方累计取缔传销窝点数百个,教育遣返参与传销人员,同时解救了许多受骗者。

在此,警方提醒,市民求职打工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招聘信息,仔细鉴别招聘公司的合法性,不随便提供个人详细信息,如发现招聘方有违法招工行为,可拨打110报警。

(王国禹)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