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老伴,再难也要相伴!

核心提示: 家住凤凰新村的钱锁生,为了给中风瘫痪的老伴一个安乐的晚年,凭借自己的耐力,在子女们的配合下,努力了十年,延续着他与林玉萍47年的夫妻情。

2017年春晚小品《老伴》让观众边欢笑边感动到流泪。为了让失忆的老伴记起自己,潘叔努力了一年,联合敬老院院长导演了一出戏,成功延续了50年的夫妻情!现实中,家住凤凰新村的钱锁生,为了给中风瘫痪的老伴一个安乐的晚年,凭借自己的耐力,在子女们的配合下,努力了十年,延续着他与林玉萍47年的夫妻情。

夫妻俩常这样坐着相伴聊天。

每天,钱锁生都抱着老伴起床。

林玉萍由老伴陪着做理疗。

 

年轻夫妻老来伴

点滴之间显恩爱

自2007年3月,林玉萍突发脑梗导致下半身中风瘫痪,如今整整十个年头了。回忆往事,古稀之年的钱锁生依然记忆犹新,但提起更多的,不是这么多年吃的苦,受的累,而是与妻子年轻时两人相濡以沫的岁月。“我脑海里一直记得一个细节,恐怕连现在的年轻小夫妻都很难做到。”钱锁生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是在新疆成的家,婚后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好,好到丈夫去理个发,妻子都全程陪同。“不仅如此,就算出门洗个澡,她都能把我的洗漱用品整理得妥妥当当,一丝不苟,真是让我倍感贴心。”钱锁生边说,边看着轮椅上如今无法言语,不能自理的林玉萍,满眼都是感激。

都说,年轻夫妻老来伴。现在的钱锁生和林玉萍双双到了古稀之年,尽管林玉萍的生活不能自理,但有了老伴的陪伴,晚年生活依然温馨甜蜜。林玉萍手脚不太能动,语言功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好在思维能力正常,这十年来,有了丈夫的贴身照料,她也学会了“撒娇”。“坐轮椅的时候,她总担心会从轮椅上跌下去,每次都要求我把她的手指抓在轮椅边上,还不愿意我离开,要时刻陪着她,就像孩子一样。”钱锁生说完这段话的时候,林玉萍也冲着他笑起来,这样的默契着实让人感动。

十年的相伴与照料,也让这对夫妻之间的感情历久弥坚。平日里,一个正常讲话,一个支吾配以表情,居然也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时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成了他们相互“指示”的信号,对此,亲朋好友们笑着说:“林玉萍像是家里的指挥官,钱锁生是执行者,两人真是好拍档!”

 

十年如一日照料

从未睡一夜整觉

纵然夫妻之情让钱锁生心甘情愿照顾另一半终身,但在实际生活中,要照顾一个不能自理的患病者,绝非易事。这些年来,钱锁生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体贴入微地照顾妻子,即便到了古稀之年,他依然坚持夜里亲自伺候在旁,十年间,他从来没有睡过一次整觉。

“根本走不开,春节都出不了门,只能一直陪在她身边。”钱锁生说,多年来,他照顾林玉萍也有了一定的规律:早上6点20分起床,准备早饭,孩子们则赶在上班之前,搀扶母亲林玉萍在家里踱步一圈锻炼,之后钱锁生则独立担负起照顾妻子的重任。喂饭、协助理疗、出门散步、聊天沟通等,钱锁生都坚持亲力亲为。下午的时候,为了给妻子解闷,钱锁生还会邀上左邻右舍来串门,有时拉开桌子打打麻将,林玉萍就会像其他老太太一样,在旁看热闹,脸上的表情也丰富起来。

可一天下来,上了年纪的老两口不免感到疲惫,但是钱锁生却无法早早休息,因为林玉萍晚上睡觉是最需要人留意和照顾的。“她翻身困难,所以半夜要人给她翻翻身,然后,上厕所也要人抱着挪到便盆位置上。所以基本晚上是没有整觉睡的。”钱锁生称,这么多年他也习惯了,也根据林玉萍的习惯对自己的睡眠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她每晚黄金时段都要追追剧,我就趁她追剧的那段时间,读读报,打打盹,也能休息一会儿。”钱锁生笑着说道。

 

你是大脑我是骭

再难也要伴一块

如今的林玉萍手脚不能灵活动弹,有时觉得难受,会示意钱锁生把自己的手脚动一动。他们之间的默契,经过十年的配合,已经融为一个人了。钱锁生的弟弟、弟媳也感叹,林玉萍就是这个家的大脑,指挥着家里的一切事务,而钱锁生就像是躯干,心甘情愿地执行着大脑的“命令”。

钱锁生坦言,夫妻一场,将心比心,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与其说是自己照顾着老伴,还不如说,自己的精神上离不开老伴。为了方便林玉萍在家做理疗,钱锁生买来材料,自己动手做了一对拉环,只要有空就帮林玉萍的手脚做运动,每做一个动作,实际上是两个人用力,最重要的是两人能够陪伴在一起。

逢年过节,家里人情往来,大小事务,也都是林玉萍在“操心”,钱锁生并不是不会张罗,而是家事有了妻子的参与才更像一个完整的家。言语、行动都困难的林玉萍也深知不能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她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唇部的细微动作,就能给钱锁生传达信息,这也是两位老人苦在一起,却乐在其中的集中体现吧。

“他们老两口确实不容易,能相伴到老,如此恩爱,也值得我们邻里点赞。”常来串门的邻居们说道。社区的住户们也表示,像钱锁生夫妇这样不离不弃的典型,值得好好宣传,对当代年轻小夫妻们来说,有一定的教育作用。“现在的小夫妻,没吃过苦,没受过难,说离婚就离婚,太不负责任,看看老一辈对婚姻的坚守,或许会有感触和启发。”社区一居民说道。

(马慧芳 张敏 文/摄)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