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为居民配钥匙
学雷锋日和“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绝大多数社区热闹非凡的场面也终于落下了帷幕,每逢节日,社区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其中有慰问困难家庭及老人的,也有举办各种文艺活动的,还有帮居民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这个时候,社区居委会便忙得不亦乐乎,那么在这些节日活动中,居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记者近日就大定船社区,进行了走访。
少点花哨多点实惠
在学雷锋日,为了实实在在地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大定船居委会开设了志愿者“修理摊”,身怀各种技能的居民义务帮助遇到生活困难的居民。当日上午9:30至11:30,大定船社区在居委会门口摆上桌椅,桌子上竖起了“家电维修”、“配钥匙”等牌子。2个小时内共有20多位居民前来,将家中有故障的家电拿来请志愿者查看、维修。居民黄菊花把家中有故障的微波炉搬来,志愿者打开微波炉,一一查看有可能产生故障的地方,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微波炉修好了。看着微波炉又能正常工作了,黄大姐非常高兴,向志愿者和社区居委会竖起了大拇指。
“孩子,帮我看看我的手电筒怎么不亮了呢?”“这个电饭煲的按钮老是跳,煮不好饭,帮我看下怎么回事嘛。”“这个电灯是不是坏了,帮我检查下。”……看到志愿者们在居委会门前开展免费维修家电的活动,大家赶紧回家把自家损坏的家电拿了过来。拿到居民们送来的家电,志愿者们认真地进行登记,仔细查找、分析每一件小家电存在的问题,积极处理检查出的问题,修好率达到了95%以上。此次活动为社区居民维修了手电筒、电灯、电吹风、电饭煲等近二十件小家电。
“像这样的活动能为我们居民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能比一些文艺活动来得更实在。”居民刘先生说道。
精神需求也很重要
据了解,如今社区里,文艺爱好者越来越多,并且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在他们看来,每逢节日,如果能和众多文艺爱好者们唱上一段曲子,跳上几支舞,那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他们觉得,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重要。而实际上,社区举办的各种节日活动也正是如此,迎合了众多文艺爱好者。“所谓节日,就是让大家一起开心,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乐呵乐呵。”65岁的社区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对她来说,生活上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儿孙都不需要自己操心,所以平日里,他就喜欢和几个戏迷朋友唱唱戏,排排舞蹈,每次遇上社区举办活动的时候,他们就去跳几支舞,唱几支曲,感觉很充实,很开心。
“现在生活都越来越好了,居民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生活上很少遇到困难,现在很多居民更多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陈女士告诉记者,和她在一起唱戏排舞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大家在一起唱戏排舞很快乐,“现在社区给我们安排跳舞唱戏的地方,我感觉比给我们什么都好,物质丰富了,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感觉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
(文秀 李潇 文/摄)
按需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
社区里,每个居民的需求都不一样,你需要的是解决房子漏水问题,我需要的是有人聊聊天,他需要的则是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唱戏跳舞。现在社区居民说起社区居委会,大多竖起大拇指夸赞。因为在多年的社区工作中,居委会工作人员已经总结出众多工作经验,他们善于对症下药,知道居民所需。但是,仍旧存在极少数居民的需求没有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满足。那些极少数吃不饱穿不暖的居民,他们最需要的是物质上的帮助,比如生活物资、慰问金。而对于那些吃穿不愁的却较孤独的老人,则应该少一点形式上的慰问,多一点实际上的关怀和心灵沟通。如今社区活动大多很成功并得到了居民的支持,究其原因是这些活动的举办契合居民们的需求,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因为按需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
(李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