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艺术团:化蛹成蝶正当时

核心提示: 每周四下午,云阳街道太阳城社区居委会内就会传来连绵不绝的曲乐声。仔细听,有二胡声、琵琶声、笛子声……

每周四下午,云阳街道太阳城社区居委会内就会传来连绵不绝的曲乐声。仔细听,有二胡声、琵琶声、笛子声……伴随着音乐此起彼伏的,是一首接一首的戏曲唱段,或高亢激昂,或婉转低回,或欢乐诙谐。这是云阳艺术团每周一次的团队活动的情景。每当此时,团长郦连明总会按捺住高歌一曲的愿望,躲在乐队中伴奏,把唱的时间留给其他伙伴,让他们唱得尽兴。“每周三小时,一个个轮着唱,大家都觉得唱不够。”郦连明乐呵呵地说道。

云阳艺术团是由广大文艺爱好者自愿组成的公益群众文艺团体。成立至今,云阳艺术团已走过了9年的发展历程,逐渐从一个松散的团体走向了规范化的群众组织,历经了质的蜕变。团员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为传承戏曲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蜕变一:

从“爱来不来”到“不来不行”

团队凝聚力强了

别看云阳艺术团现在各项事业红红火火,其实早年却是另一番光景。一些资深团员告诉记者,云阳艺术团成立于2008年,起初团队成员大多是爱好文艺的退休职工。“退休后闲来无事,大家聚到一起吹拉弹唱,放松心情、愉悦身心。”该人士说,团员们大多技艺藏身,歌舞、快板、戏曲、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样样拿得出手,常应邀前往农村、企业、社区等地义务演出。然而,由于缺乏规范管理,艺术团成员们相对自由、组织结构也较为松散,以至于演出时“意外”状况不断。“有团员突然身体不好不来了、有团员回家带孩子了、有团员去外地儿女那儿了,平时还不打紧,要是刚好在排练节目,突然少了人,这就急人了。”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做过20多年小学校长的郦连明接手云阳艺术团后,开始有意识地带着团员们探索团队正规化的路子。从明确团队宗旨、设立团队章程、制定活动规章制度、财务制度等着手,艺术团的发展渐渐有了框架。不仅如此,艺术团还逐渐完善了年度工作计划、平时活动值日表、每次活动记载及每次活动总结等细节方面的制度。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艺术团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更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团员参与团队活动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每到活动日,有团员专门从乡镇赶过来,有团员甚至还从外地赶回来。田荣庆是艺术团乐队成员,虽然家住新桥,但他从不嫌路远。团队活动那天,他总是早早从家里出发,打个车来到活动地点,结束了再打个车回家。家住镇江的彭泽宏因来丹探亲,与云阳艺术团结缘。为参加团队活动,他总是提前一天来到丹阳,第二天活动完再返回镇江。现在,他常住南京,仍然阻挡不住他对艺术团活动的热情。

“以前团队活动,大家是‘爱来不来’,现在是‘不来不行’。缺了一次就感觉少了点什么。”一位团员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团员们说,一方面是因为制度,一方面是因为人。“郦团长很关心我们,我们排练节目晚了,回家不方便,他就开车送我们。”“有时排节目误了饭点,郦团长总是自掏腰包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哪个团员家遇到事情了,郦团长知道后总会上门看望。”采访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郦连明对团员的关心、对艺术团的付出。郦连明听了呵呵一笑:“我就是来为大家服务的。”

2014年7月,云阳艺术团经丹阳文广新局批准,丹阳民政局注册,成为了具有法人资格的艺术团体。如今,云阳艺术团活动场所设在太阳城社区居委会二楼。艺术团设有一正三副四个团长。按照团章规定,团领导每两年改选一次。同时,设有财务会计、现金出纳会计。

蜕变二:

从“唱唱玩玩”到“精品频出”

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

“活跃身心,传承文化,展示才艺,服务社会”,这是云阳艺术团的宗旨。这一宗旨的确立,也标志着云阳艺术团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式的唱唱玩玩逐步向正规的艺术团体迈进。

团队要发展,人才是第一位的。“我们虽然是业余文艺团队,但幸运的是团内汇集了多位丹阳业内的专业人才。”郦连明自豪地说。正是有了这些骨干力量,艺术团在传承传统文化、文艺创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周子牛无疑是其中的“大腕级”人物。现年75岁的周子牛是原丹阳锡剧团团长,国家二级司鼓,专业职称编剧,为丹阳锡剧界培养了众多人才。郦连明称赞他为“梨园守望人”:“周子牛老师文学修养、音乐素养极高,说他是丹阳戏剧的集大成者都不为过。”2008年,云阳艺术团创办,郦连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已经退休的周子牛,邀请他担任乐队指挥和艺术团总监。“周老师没有因为我们是业余团队而看轻我们,欣然答应了邀请。”

来到云阳艺术团后,周子牛说:“虽说我们大家是来玩玩的,但不是来混混的,还是要做到精益求精。”渐渐地,云阳艺术团在他的指挥、引导下,成熟起来。

“周老师是德艺双馨的典范,而且没有架子、亲和力强,无偿地为艺术团提供服务。在周老师的影响下,我们团队陆续吸引了不少‘明星’团员。”郦连明说起艺术团的骨干成员如数家珍:吹笛子的何小明,他为丹阳培养了一批笛子后起之秀,现丹阳戏剧总团乐队的姜涛、殷敏均曾师从于他;号称“丹阳琵琶女”的王延,原在丹阳锡剧团担任首席琵琶,现在新区实验小学从事琵琶教学,在戏曲伴奏上尤有特色;主胡田荣庆,是原丹阳市锡剧团首席主胡,现兼任丹阳、新桥三个业余戏曲协会的主胡;吹笙的姚川连是丹阳目前唯一的笙戏曲伴奏者;原丹阳市文化馆副馆长吴宏建,擅长黑管,兼中胡、贝斯及司鼓,一专多能;获得过江苏省老年好声音比赛二等奖的朱留玉,在锡剧、越剧、京剧、歌曲领域均有造诣,被誉为“业余界的专业”……

各类人才的加入,不断壮大了云阳艺术团的规模,现艺术团有注册团员65人,组建了戏曲、舞蹈两支队伍,而尤以戏曲擅长。“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虽是业余团队,也要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特别是丹剧,这是我们丹阳特有的剧种。”郦连明介绍,艺术团总监周子牛耕耘不倦,在做好乐队指挥的同时,近年来这位锡剧行家又尝试着谱曲丹剧,创作了一系列剧本,并用丹剧加小品的形式加以演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反映戒赌的《悔悟》、反映环境卫生和丹阳民俗的《毛脚上门》、歌颂家庭和睦的《至爱》、反映丹阳历史人物的《汤展文》等,在历届镇江及丹阳级戏曲比赛中屡获佳绩,逐渐打开了云阳艺术团的知名度,同时也把传统戏曲文化洒向了更广阔的领地。

蜕变三:

从“小天地”走向“大舞台”

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春节前夕,“中贵黄金”2017云阳街道优秀文艺团队展演暨云阳艺术团迎春联欢会在文化城上演。云阳街道的多个艺术团同台演出,载歌载舞,喜迎春节。其中,云阳艺术团带来的戏曲联唱《梨园芳菲》、女声独唱《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京胡协奏曲《夜深沉》、小丹剧《至爱》等节目,一次次掀起全场的高潮,掌声欢呼声雷动。

这样的场景,艺术团的团员们每年都要见证一次。“这在以前都没法想,哪里想得到有一天我们还有专门的联欢会。”“以前我们一年只有几千元的演出经费,根本就不够用,有时买演出服还要自掏腰包呢。”“现在我们艺术团的事业越来越红火了,舞台也更大了。”大家常在演出间隙这样讨论着。

听着大家的讨论声,郦连明乐在脸上,喜在心头。“由于很多演出是公益型,没有收入不算,还免不了垫付交通运输费用。还有临时道具购买、少数赶路演员的晚餐点心等,一年下来,自己总要掏出一部分钱来维持团队运转。”郦连明觉得,花钱是小事,开心快乐就好。

近年来,要郦连明自掏腰包的地方却少了。“我们艺术团创作的小戏小品多次获奖、艺术团还连续被市文广新局评为优秀团队,奖金多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难题。”此外,做了几十年的老师,郦连明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些事业有成、爱好文艺的学生得知老师退休后还操持着一个艺术团,不由心生佩服,以多种形式为艺术团开展活动提供帮助。

经费不再是个大问题,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文艺演出、创作中来。云阳艺术团的固定活动场地虽然只有太阳城社区居委会的一间小屋子,但影响力早就超出了这间屋子。2016年,艺术团参与全市大小演出30余场次,如配合社区的普法宣传教育、夏令社区纳凉晚会、慰问敬老院,赴兄弟市县协会间互动,也有周边县市的业余戏曲团队来云阳艺术团交流等。

舞台大了,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大了。“我们每年都要参与各类演出三四十场,如支持社区公益事业、送文化下乡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等。”郦连明说,“我们要做传播正能量的团队,既给群众带来好看的节目,也要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今年云阳艺术团成为了我市“送戏下乡”活动的主力团队之一,目前,他们正努力创作新节目,用全新的精彩节目回馈群众的期待。

(云宣 云莹 文/摄)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