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好,广大市民又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运动,而一度风靡朋友圈的“晒步数”也再度热了起来,不少人用运动手环或手机APP来记录走步或跑步的步数。大家纷纷投入这股“运动攀比风”之中,较劲般地“暴走”以争取排名靠前。那么,走路真是越多越好吗?每天以什么样的强度走路、走多长时间才是最科学的?如何避免单纯看步数所带来的误区?
“微信运动”走红 引发步数“大比拼”
比步数是什么?它其实是一个基于微信的运动应用,微信用户只要在微信中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系统就会自动记录下用户在一天走多少路,并形成一个排行榜。同时关注该公众号的好友就可以看到各自的排名,随着步数的变化,排名也会不断更新,排在第一的人会被系统将他的背景图设置成排行榜封面,接受好友们的“膜拜”。
白领小周是某地产公司的员工,她在半个月之前开始加入比步数大军,目前已经累计走了近20万步,平均每天走的步数都在1万步以上。“当初听朋友介绍就关注了一下。”令小周没想到的是,加入后的第二天,她就遭到了朋友的“无情嘲讽”,因为她当天的步数排在排名榜的后几位。“那天大概只走了几百步,朋友就发微信截图说我宅。”小周说,周围的人好多都在积极锻炼,于是,小周开始了“暴走”模式。“以前我是能坐车绝不走路,现在是能走路到的地方坚决不打车。”小周说,比步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有时很晚下班回到家,如果发现当天自己的排名太低了,我还会出去走上一段路来刷下排名。”小周说,有一次是晚上十一点多,“本来我一万两千多步的排名已经在排行榜上是第一了,但有个朋友忽然反超了,我就下楼在小区走了几圈,直到稳坐当天第一位才回家睡觉。”
医生:运动需科学 保护膝盖很重要
前段时间,市民刘先生为了在朋友圈拼步数,过度运动,导致患上了滑膜炎,不仅膝盖出现不适,就连日常下蹲和走路都十分困难。今年40岁的刘先生说,自己体重超标,身体不好,从去年年底开始,他每晚都会去快步暴走。到今年年初,他的体重不仅下降,而且在朋友圈步行的名次也长期位居运动排行榜前列,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可没想到的是,最近一周,刘先生的膝盖开始疼痛。一开始他并未注意,可渐渐连下蹲都十分困难。他这才去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原因就是快步暴走导致膝关节受伤。
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拥有更好的身体,如果带来了伤害,那就得不偿失了。开发区一家健身馆的曹教练表示,如果不顾体质,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的量,反而会伤害到身体。“身体较为肥胖的人,如果走路过多,伤害最大的就是膝盖。”此外,如果每天为了冲榜而不顾身体的酸痛,可能造成肌肉不可逆的损伤。至于如何避免损伤,曹教练表示,要因人而异,一般的方法是做好热身,比如运动前做些拉伸动作。
据市中医院医生介绍,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由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引起,不及时治疗甚至有致残风险。如今,每天接诊的患者中,因快走或跑步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市民运动健身的时候一定要适度,年轻人保持每天8000至10000步最佳,老年人保持每天3000至5000步即可。
(马骏 文/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