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对他们来说已是常态

核心提示: 在司徒镇全州尤区村,说起今年已76岁的唐杨林,许多村民尤其是老年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自从退休以来,他就开始义务为村民服务,除了义务为大家维修电器外,还为老人们测量血压和血糖。

>> 七旬老人常年义务为村民测血压

本报讯 在司徒镇全州尤区村,说起今年已76岁的唐杨林,许多村民尤其是老年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自从退休以来,他就开始义务为村民服务,除了义务为大家维修电器外,还为老人们测量血压和血糖。

“上压168,下压85,你的血压偏高,降压药可不能停啊!”3日上午,记者来到司徒镇全州尤区村唐杨林家中,看见唐大爷正在认真地为村上一位老人义务测血压,并不时地提出建议。

唐杨林老人原是丹棉厂的一名机修工,退休后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村民们义务维修电器,还一方面购买医学书籍学习保健、养生知识。几年前,他在村上活动室与老人聊天时,听到不少老人抱怨,由于村子到全州集镇路途较远,老人们测量血压和血糖很不方便。于是,他就产生了义务帮助村上老人测量血压和血糖的想法。他想,如果老人们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就能够及时就医,于是就自费购买了血压计和血糖仪。村上哪位老人想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就会来到唐大爷家中,唐大爷总是热情接待。如果年纪大且腿脚不便的老人需要测量血压,他则随时上门服务。

慢慢的,村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唐大爷能帮着量血压,他的“工作量”也慢慢大了起来。为了方便更多的村民,他定期去老年人活动室,主动为老人们测量血压。时至今日,唐杨林老人已经为村民测量血压达1000多人次。而对于有严重高血压的老人,他则是每隔几天就上门为老人测量并督促他们吃药。有一次,村上一位老人连续几天没来测量,他就主动上门看望,以免老人因身体情况发生危险。

“我一头晕就过来测血压,不用到集镇卫生院找医生了,很方便!”当天上午,在老年人活动室,刚刚测量过血压的杭老伯笑着告诉记者,由于子女都在外务工,平日里他喜欢来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唐杨林老人还会给他义务测量血压,感觉特别温暖。“老年人因血压问题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如果能早些发现并提醒他们,就能早治疗,让老人免受病痛困扰。”杭老伯深有体会地说道。

“反正退休后,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为大家服务服务。平时普通的病情我会给出建议,遇到比较严重的我就建议他们及时去医院就诊。”唐杨林老人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想为村民们做点好事,为大家尽点微薄之力吧。”

采访中,说起唐杨林老人,村民杭锡海竖起了大拇指:“现在,他就是我们村上的‘保健医师’,平时经常给村民们传授保健、养生知识。这么多年来,他给村民们带来了健康和快乐,他就是新时代的雷锋!”

(王国禹 文/摄)

 

>> 爱心理发师免费上门为老人理发12年

本报讯 “这次又麻烦你上门来给我理发了,真是谢谢啊!”“不麻烦,不麻烦,您老开心就好。”看见理发师拎着理发工具来了,98岁的单艳芳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虽然说话不太利索,但她嘴里还是一个劲地向免费为她上门服务的理发师傅叶礼明道谢。

今年98岁的单艳芳家住华南新村,由于常年卧床,鲜少出门,理发成为一个难题。昨日,叶礼明从网格长口中得知老人的情况后,二话不说就放下手中的工作,上门为卧床的单奶奶理发,而且不收分文。单艳芳的女儿费红姑对此赞不绝口:“为母亲理发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们很久了,真是做到我们心坎里了。”费红姑告诉记者,之前母亲需要理发的时候,都是她推着轮椅去找理发店。之所以说找,是因为要找到肯为母亲理发的理发师。“经常会吃闭门羹,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我也不能拿人家怎么办。”费红姑说起这些有点无奈,“天气暖和了,可母亲的头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剪了,你看,戴着帽子的话,头发都从缝隙里伸到外面来了。”

就在记者与费红姑说话的过程中,单艳芳老人的头发剪好了,她看着镜子说:“这个理发师剪得真漂亮。”其实,叶礼明不光手艺过硬,而且还有着一颗热衷公益的心。平常只要社区里有老人需要,他都会带上理发工具,上门为老人免费理发,这一爱心善举已经坚持了12年。“帮人理个发只是举手之劳,看到别人脸上的笑容,我自己也很高兴、很满足。”当谈及他的爱心之举时,叶礼明摆摆手说道。

“以前我就碰到过有些老人因为行动不便,要专门由家人搀扶着来我店里理发,看着都怪心疼的,于是我就把电话号码留给了他们,让他们需要理发时就直接打我电话,我上门提供服务。”叶礼明说,他很高兴自己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陈晓玲 文/摄)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