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核心提示: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落,地冒油,修犁地,喂饱牛,大囤满,小囤流。

■ 崔 嵘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落,地冒油,修犁地,喂饱牛,大囤满,小囤流。

农历二月初二,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间相信在这一天理发、吃猪头肉等食物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整个正月里,理发店门可罗雀,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这天,来理发的人就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大家都来剃龙头。旧时民间还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还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据民俗专家介绍,“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过去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民谚“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由此得来。这一习俗是从上古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的,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如今的情形是,人们习惯赶在春节前做个新发型,到了二月二,一个多月过去了,头发长了不少,也是时候理发了。

“二月二”的由来是人们为了报答玉龙不惜得罪玉帝给人间降甘霖的恩情,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对龙的崇拜。“二月二”是龙的生日,也是土地爷的生日,旧时各家各户都要到土地庙祭拜,慢慢地演变为到庙上香,实则踏青郊游。宋朝的时候,“二月二”被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一直延续至今,百姓在这天会携家带口去踏青。“龙抬头”也指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因此这一节日习俗也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可能出现雷雨或连续阴雨天气,但回暖是大趋势。另外,3月5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字面意思解读,随着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开始出现初雷,地下冬眠的小动物似乎被春雷惊醒,出土活动。“实际上,真正让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温度的回升。当地表层1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稳定在5℃时,小动物才能活动复苏。”

二月初二这天,人们除了理发,还会将美食加上“龙”以示吉庆,如吃猪头肉称“挑龙头”,吃面条称吃“龙须”,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米饭叫吃“龙子”。既然想“龙抬头”,就要设法引龙出来,从明朝起就有“撒灰引龙”之举。每到二月二,各家都从大门外到屋中,再到厨房绕水缸一圈撒上石灰,这天不许扫地、做针线活,说是怕伤了龙。撒石灰粉的另一层意思是不让复苏的虫子在屋内繁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养生越来越重视,而养生就要把好入口这一关。二月二虽喜吃猪头肉、猪耳朵、酱猪蹄等这些油腻菜,也需记得一定要搭配青菜、粗粮吃,同时要少喝酒,否则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影响血脂的代谢。只有合理地搭配饮食,再加上适量的运动,才能让身体健康、有活力地迎接“春回大地”之日。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