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上有行人,怎样才算“礼让”?

核心提示: 交警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也加大了管理和处罚力度

QQ20170225-102515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为压降交通事故、净化交通环境,自即日起,交警部门在全市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整治行动。交警部门介绍,在严格管理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的同时,交警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也加大了管理和处罚力度,以保障行人合法通行权利,营造文明礼让的交通环境。

据交警部门介绍,人行横道又称“斑马线”,是行人的“生命线”,行人在“斑马线”上享有绝对的优先通行权利。机动车过斑马线要礼让行人,这不仅是一项文明交通礼仪,更是法律的规定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违反此项规定,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处50元罚款、记3分。

那么,机动车应该如何做到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警方介绍,首先一减速、二停车、三让行,四通过。 “一减速”是指当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发现前方道路有人行横道时,必须提前减速。“二停车”是指当机动车驾驶人发现有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在人行横道前依次停车等候。“三让行”是指行人在人行横道行走时,在人行横道前停车等候的机动车应耐心等待行人通过,不鸣笛催促、不争抢通过。“四通过”则指当在行人已经通过机动车所在车道或行进方向时,机动车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本车道或行进方向慢速安全通过。

警方同时强调,斑马线上机动车缓慢通过不算“礼让”,且同样要被处罚。“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驾驶人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看到行人后,有‘礼让行人’的意识,采取了缓慢通过方法,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前面叙述的“一减速、二停车、三让行,四通过”原则,正确的做法是,在无信号灯的路口,机动车驾驶人看见前方的斑马线应该先减速,确认行人要通过时停车让行。

“但如果缓慢通过并未停车等候,依然属于与行人争道,属于处罚范围之列。”该负责人说,“礼让”必须保证行人在人行横道上的优先通行权。

此外,警方提醒,行人安全过斑马线时也要注意有关事项。首先,先观察后通过。行人在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横道。在有人行横道信号灯时,应该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行进。在通过没有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要注意观察来往车辆。先看左边来车,待行至斑马线中间,也就是道路中线时,须查看右侧来车,在确认没有危险后快步匀速安全通过。其次,不要盲目后退。通过斑马线穿越马路时,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过,不要在斑马线上闲庭信步,主动做到“礼让等候的机动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行人在穿越道路时,不能突然加速奔跑,突然后退或折返,做出机动车驾驶人预判以外的危险行为,以免发生危险和意外。再者,非机动车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更应注意,必须下车推行。

(王国禹 许建彪)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