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在温暖的梦乡甜蜜酣睡,她已经用勤劳开启了城市的黎明。景金仙,从走入这一行开始,一干就是26年,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每天天还未亮,她就开始一遍遍地清扫保洁,清运垃圾,让清晨醒来的市民享受洁净的街道。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平凡真实,以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创造着平凡而美丽的人生。
今年45岁的景金仙,是我市佳洁环卫服务团队里少有的‘70后’,但工作时间却比大多数同事都长。26年前,受环卫工父亲的影响,景金仙在高中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原先较为优越的工作岗位,女承父业,心甘情愿地拿起扫帚,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参加工作以来,她长年奉献在道路清扫保洁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娴熟的技能、无声的行动演绎着平凡而精彩的人生,并先后获得2015年度丹阳市“五一技术标兵”荣誉称号与2016年度镇江市“最美环卫工人”荣誉称号。
“在上街扫地的头两个月里,我总是低着头,不想被过往的市民、特别是熟人看到。”景金仙说,虽然她从不认为环卫工作低人一等,但当时作为一个还只是19岁的姑娘来说,还是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每天工作完,看着原先脏乱差的城市道路焕然一新后,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久而久之,之前的异样心情也就不见了”。
担任片区环卫组组长后,每天凌晨,景金仙就要带领组员清扫保洁,对垃圾收集清运,对路牙阴沟、边角等清扫过程中易出现的盲区进行彻底清扫,确保早上8点前第一遍清扫完毕。“以前扫马路比现在苦多了,尤其是下雨天,因为树叶或垃圾会被雨水给粘在地上,很难扫。”景金仙告诉记者,每逢下雨天,她晚上都会急得难以入眠,生怕第二天的工作量完不成,于是便提前上班,“原本是早上5点上班,为了按时完成清扫任务,我就提前一个小时去,做不完的话还得延长工作时间,直到把自己手头上负责的区域打扫干净,才能安心地与下一班同事交班。”同时,为了确保清扫保洁质量高标准,她边带头清扫,边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所负责的路段长期保持整洁卫生。
虽说按照规定,景金仙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收入也不算高,所以经常有人做了一段时间就不干了,队伍不稳定,给日常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身为路段组长的景金仙也经常因人手不足而头疼,尤其在碰上有同事请假时,景金仙就更忙了。有一次,天气很热,体质较弱的她患了重感冒,一连打了几天吊针。虽然医生建议她请几天假,但由于工作忙,景金仙还是中午一打完针就去工作。“环卫工人的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我请假不去,定时定量的工作就很难完成。”就这样,她强打精神,拖着病体与大家坚持完成清扫任务,浑身累得像散了架一样。晚上下班回去做完饭再去打点滴到11点多钟。家人埋怨说:“你真是为了工作不要命。”
在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这几年里,景金仙与她所带领的环卫组工作更为繁忙。我市华南路地处城乡结合部,店面商贩多,客流量大,路面窄,而且紧临菜市场,卫生脏乱差,是环境卫生重灾区,也是几个片区的环卫组组长都不愿接的“头痛”路。于是,景金仙临危受命,每天和小组同事早半个小时上班,晚一个小时下班,摸清垃圾产生的规律,仔细进行“地毯式”大清扫,然后不间断地来回保洁,饿了在街面上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随身带的水。不到半个月,环境卫生大变样,还成为“卫生示范路”,并在去年国家卫生城市来丹复查时受到好评。
就这样,无论是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还是家人的埋怨与责备,亦或是身体的不适与痛苦,景金仙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并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示范引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尊敬。“我知道清扫保洁工作是一个‘苦、脏、累’的活,天天与垃圾打交道,仅仅臭味就让普通人退避三舍。但既然我们选择了环卫这一行,就应具备不怕苦、不怕赃、不怕累的精神”。
每天晨曦中第一个迎来朝霞,暮色中最后一个送走夕阳。正是有景金仙这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好带头人,互帮互助的风气在组内悄然形成。也正是有着这样一支团结和谐的队伍,华南片区环卫组的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才有了保证,城区整体环境卫生服务质量一年上一步台阶。
(钰琛 刘姣 蒋玉 丽娜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