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灯”隐患大 危险“祈福”要不得

核心提示: 春节已过,节日的氛围却还未散尽。长假里几乎日日不断的爆竹声和不时升空的灿烂烟花的背后,是所有城市管护者们默默扛下了成倍增加的工作量。

春节已过,节日的氛围却还未散尽。长假里几乎日日不断的爆竹声和不时升空的灿烂烟花的背后,是所有城市管护者们默默扛下了成倍增加的工作量。

眼下元宵节又近,“城管人”依旧需要绷紧神经、做足准备。6日下午,市城管局诚诚广场中心在万善公园摆放了展板,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屏播放广告,并向来往行人发放城市广场管理办法、倡议书以及鼠标垫等宣传品,正式拉开新一轮“禁放孔明灯”集中行动的大幕。

timg

“祈福”变“事故”,要不得

孔明灯俗称许愿灯,相传由诸葛亮发明,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然而,到了现代后,人们却乐于以放飞孔明灯的方式来祈福,元宵节、中秋节甚至情人节等都成了众人争相放飞孔明灯的“大热时机”。

只是,有心人稍加留意后便能发现近年来因孔明灯而引发危险事故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而我市也有实例:2013年元宵节,某小区一轿车因从天而掉的孔明灯烛油未尽,引燃橡胶雨刮器后引起大火,车头被烧得面目全非;2014年元宵节当晚,一7岁小女孩因突然坠落的孔明灯燃爆氢气球,导致面部二度烧伤……据市城管局诚诚广场中心人民广场管理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一些被广泛知晓的“孔明灯酿祸”事件,前几年他们也现场消除了诸多隐患。“前些年孔明灯没有全面禁放,人民广场、小东门广场都是市民放孔明灯的聚集地,尽管我们进行劝导,但收效并不明显。最高峰的时候,仅人民广场的人流量就达到了5万人次左右,燃放孔明灯的则有1万人次。我们联合执法大队出动管理人员,劝阻贩卖人员上百次,扑灭火情300余次。但大量坠落的孔明灯仍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而废弃的孔明灯、塑料包装袋更是影响了城市环境。”

 

“火源”飘空隐患大,应禁放

“小朋友你好,马上要过元宵节了,记得要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不可以放孔明灯哦,不然就会像画上一样引起火灾了。”在近日开展的“禁放孔明灯”宣传活动中,不少“小市民”被展板上显眼的画面吸引,而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耐心的解说劝导。

据介绍,孔明灯属高空明火飞行物,其燃放原理是以固体酒精等燃料为热源,通过加热纸质筒形灯笼内的空气产生浮力,使其升空。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升空后火焰温度极高,滞空时间长,方向不能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威胁飞行器、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山林以及各类建筑物的安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孔明灯属于明火,外焰温度高达300℃,一旦风向、风力有所改变,其火焰很容易将外围的灯笼引燃,而‘失控’的孔明灯掉落后,极易对周围的人、建筑、车、绿化、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等构成安全威胁,若是掉到液化气站、加油站等地,其可能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简直无法想像。”因为亲自见过孔明灯差点引燃树木,诚诚广场中心有关负责人直言孔明灯简直就是危险的“移动火源”。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延续前两年“禁放孔明灯”的严密安排部署。相关负责人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做到不销售、不购买、不燃放孔明灯,同时对违反规定燃放孔明灯的行为要积极予以劝阻,并及时向城管执法部门举报。

(丽君 尹媛)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