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二花接受爱心人士慰问。
章玲玲一家。
徐国兵家人接过慰问品及慰问金。
小思睿一家。
爱心人士帮周勇试穿衣服。
陈腊娣接过慰问品后,用笑容表示感谢。
“真是太谢谢了,大过年的还想着我们!”“小耇今年算过得像个年了!”“爸爸都好几年没穿过新衣服了,今年终于如愿啦!谢谢你们……”听着19户困难家庭成员们的一句句感谢,登门送温暖的“爱心使者”们再冷再累也感到值得。在鸡年钟声敲响之前,由市文明办、丹阳日报社联合发起的暖冬行动——点亮“微心愿”为市区及多个乡镇的困难家庭送去了过年的物资,实现了他们一个个小小的心愿。
有“礼油”过个像样年了
家住访仙草塘大队刘家村的刘小耇,打了一辈子光棍,一个人便是一个家,有点轻微智障的他一到过年就显得格外孤单。村里人心疼他,每到春节都将自己家里烧的菜端一些给他送去,也好让他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他一个人,又不会办年货,备菜什么的。”村民们说道。
看到爱心队伍到来,刘小耇刚开始还回不过神来,可一见着食用油和大米顿时有了精神,在村民们的指引下,刘小耇收下了新年的“礼物”,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心情的刘小耇,蹲在米和油旁边不愿离开。邻居则代他谢道:“有了这些物品,小耇今年算过得像个年了。”
或许在刘小耇的内心深处,能像样地过个春节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了。而这个心愿,鸡年春节实现了。
一“米”温暖暖了一家人
离刘小耇家不远处有一户特殊的“三口之家”:奶奶、爸爸、五岁小女孩。这就是村民管二花的家。这些年,管二花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她儿子为了给她治病,不但放弃了无锡的工作,还卖掉了辛苦购置的房子。如今,儿子又成了单亲爸爸,带着五岁的女儿和老母亲艰难度日。
“微心愿”人员来到管二花家的时候,小孙女迎着大伙儿进了屋,管二花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您要安心养病,保重身体。”爱心使者们说道。管二花接过一袋米,努力地从嘴巴里挤出谢谢两个字,病了这么久,她还是第一次露出欣慰的笑容,五岁的小孙女此刻也依偎在奶奶身边,露出了天真的微笑。管二花表示,儿子正巧出门了,有了这些米和油,春节期间他就能少跑一趟,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多一袋米就少花一些钱,省一笔开支,过年就感到温暖得多。
新年“衣”始达成小心愿
周勇一家住在陵口镇新民大街。近几年来,一家几口相继得病,为了治疗和维持生活,周勇花光了积蓄,连续好几年都没有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周勇的孩子想通过“微心愿”行动,为父亲添一件过年的新棉衣。接到这个“任务”后,爱心使者们特地根据周勇的尺寸买了一件厚厚的棉衣,希望他能穿上过一个充满希望的喜庆年。
当周勇看到爱心人士送来的衣服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赶紧试穿了起来。“谢谢,太暖心了,也感谢孩子对我的孝顺。”周勇谢道。穿上新衣的周勇,精神顿时好了很多,面对来访者的问候,他表示,2017年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
同样的,家住导墅镇里庄村的小男孩小强也在过年前收到了自己想要的新衣服,因为家庭变故,还在念小学的小强暂时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是爱心人士们送的新棉衣让他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新年“衣”始,希望他们鸡年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家人”的微笑是最好回报
本次点亮“微心愿”活动除了丹阳日报社的工作人员外,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是主力军。丹阳市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的主要成员束国锋、律师丁斌、社会爱心人士刘晨辉等都亲自赶赴多个家庭进行慰问。丹阳市三倍智能厨房设备有限公司、丹阳市好德自助火锅、丹阳市万金钻拓工具有限公司、江苏旭志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江苏鼎鼎逍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丹阳市蔡记酸菜鱼川菜馆、丹阳市本帮菜酒店等都给予了支持。
“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的关心微不足道,只希望更多的贫困家庭能感受到社会温暖,‘家人’的微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回报!”爱心人士们说道。
(俞小庆 马骏 张敏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