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7岁的雨季,他维生不易、苦苦求生……

核心提示: 17岁,正是最美最好的年纪,可以无忧无虑张扬青春,可以早早立志扬帆梦想。然而,对于17岁的吴宇而言,他的这些“年轻特权”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了隐匿踪迹的“奢侈品”。

o_1b75b7t1a1vcs1i96160p1472q4fc

洪小娥特意给儿子买来了补血的花生衣

o_1b75b8co8io85a14u4s7314r2e

吴宇部分检查单据

o_1b75b8t2i1dlvo9c1j691nik17msg

一家人住的房子已多年未翻修

 

17岁,正是最美最好的年纪,可以无忧无虑张扬青春,可以早早立志扬帆梦想。然而,对于17岁的吴宇而言,他的这些“年轻特权”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了隐匿踪迹的“奢侈品”。在此之后,吴宇不再掌有支配青春年华的主动性,而是只能被动地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寄希望于未知数,苦苦求生……

 

几个小红点,不痛不痒未在意

44岁的洪小娥和47岁的吴云忠携手走过了近20年的时光,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守,他们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专属小家庭的安宁与满足。“或许在旁人看来,我们家不仅与富贵毫不沾边,甚至应该是冷清凄苦的,可是对于我们而言,却已经收获了最大的幸福感。”洪小娥说,由于公公婆婆去世得早,她和丈夫早就各自担起一隅重荷,撑起了小家庭的天地,而儿子吴宇则成了二人最大的欣慰和家庭最大的希望。“云忠负责在外打工挣钱,我就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有时候空闲下来也在家做一些加工的活计,两个人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儿子健健康康长大,将来有能力立业、成家也就能让我们满足了。”

2016年9月,初中毕业的吴宇被苏州高博技术学院玉雕专业录取。“想想我从前也是做玉雕抛光的,小宇喜欢艺术,报了这个专业也有些子承母业的意味,他悟性极好,又懂事,入学后很快就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喜爱。”洪小娥说,儿子虽不是旁人眼中成绩拔尖的“优等生”,但他的乖巧懂事却让她和丈夫甚感欣慰。

原以为日子会一直平淡却安宁地继续下去,可平静无澜之下,终究还是有了涟漪。

“我记得特别清楚,2016年10月27号晚上,小宇和我微信聊天,说起他的脚背上不知道怎么回事起了几个红点点,不痛不痒,还拍了照片给我看。当时我并未多想,但也叮嘱他找时间去医院看一下,好让人放心。”但是,吴宇因为并无疼痛等感觉,完全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自然也没有去医院进行检查。几天后,吴宇脚上的红色小斑点增多了,而身上也冒出了小红斑点……

 

一双“熊猫眼”,当夜入院并转院

“当小宇告诉我红色小斑点没有消掉反而增多后,我心里又多了一丝疑惑感,便催他去医院看一看,但他却说自己也没啥不舒服,等回家再说吧。结果,当他回来后,我看到他时瞬间就傻眼了。”由于要回丹参加某艺术类考试,吴宇在2016年11月3日晚上9点左右赶回了家中,而看到他的那一刻,洪小娥和吴云忠惊得呆住了。“看到他第一眼就是特别扎眼的‘熊猫眼’,两只眼睛周围全是乌青的,凑近了仔细一看,才发现都是紫色的出血点,而且整张脸都明显的肿大。再掀开衣服看他身上,我就发现全是红色、紫色的小斑点。”

面对眼前所见,洪小娥和丈夫一刻也没敢耽误,当即就带着儿子赶到了市人民医院。在急诊医生简单看诊后,立即让吴宇做了血象检查。而在报告出来后,吴宇被劝在了医生的办公室外。“医生没让吴宇进办公室,而是单独把我们俩叫了进去。根据当时的检查报告,医生严肃地告诉我们,小宇很有可能是得了白血病,而且情况很不乐观,他建议我们立刻转院。”洪小娥已记不清医生当时还说了些什么,只觉得一时间大脑空白,宛若突遭雷击一般,而身旁吴云忠与她并无二样。

匆匆收拾了表情心绪,洪小娥和吴云忠当即勉强换上了轻松的神情走出办公室。面对吴宇的连声追问,洪小娥几度转身欲泣,但终究是忍下了。“医生当时建议我们转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但考虑到该院床位紧张,而小宇的情况不容耽搁且经受不了长途颠簸,我们当即决定就近转入大一点的医院。”

一番联系折腾之后,3日晚深夜,吴宇终于顺利转入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一纸诊断书,开启不易治疗路

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的初步检查中,医生给出的判断与市人医一致。

“我们无法相信、无法接受,可是又只能面对。”来不及浪费时间怨老天无眼、怨命运不公,洪小娥和丈夫拼尽力气做了自我调整,然后便立即与医生商议吴宇接下来的诊治。2016年4日上午,吴宇接受了骨穿手术。在一边控制治疗一边等待中,一周后,洪小娥和丈夫拿到了吴宇的骨穿诊断报告。报告上密密的分析数据及文字说明夫妻俩看不明白,可诊断意见那一栏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几个大字,却真正让二人如坠深渊。“如果说先前医生的判断,还用疑似、很有可能的字样让我们抱有一丝幻想,那么这一纸诊断书就像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我们心里的希望火苗。”

病情确诊,吴云忠和洪小娥全心开始为吴宇争取生的希望。“医生说小宇的情况很危险,必须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并且根据实时动态作调整完善。医生也直接表明,无论何种治疗,最有希望但同时风险也最高的方案是做骨髓移植。”为了控制病情,吴宇很快便开始接受化疗,而吴云忠夫妇同时还在寻找更为保险可靠的治疗方式。“我们靠亲友多方联系,最终请了省人医的专家到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为吴宇会诊,而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做完8个化疗疗程后进行移植。”只是,让夫妻两未预料到的是,专家给出的这套治疗方案保底费用是100万,而这要求治疗过程中不出任何“意外”。

带着满心的忐忑,吴宇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了首次化疗。经过休整,2016年12月12日,吴宇终于转入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家都说苏州医院更权威,而吴宇能够转进来,我们心里的希望又多了一些。”只是,吴云忠和洪小娥还来不及稍缓紧绷多日的心绪,吴宇对治疗的抵触顿时又让他们慌了神。

 

满满爱能量,让他重燃求生意志

“其实早在人民医院医生没让他进办公室时,小宇自己就起了疑心。后来一直追问,我和他爸爸也没说,他就自己把血象报告什么的拿过去看,然后上网查。后来到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又做骨穿、又做化疗,小宇其实也猜到了。可是,他也没有跟我们点明,只是非常平静地跟我说,‘妈妈,如果我真的得了白血病,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就不要再给我治了’。”洪小娥说,至今她都记得吴宇跟自己说这句话时心里宛如刀绞的痛楚感觉。

一边是吴宇的消极应对,一边是难熬的辛苦治疗,吴云忠和洪小娥既无法扭转儿子的想法,又不能代替儿子经受痛苦,一时间也憔悴不堪、几近崩溃。

就在这时候,与这一家人所熟识、交好的身边众人集聚凝结的爱心能量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亲戚、朋友给予了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帮扶,我们村、相邻村、社区、慈善总会、吴宇学校,还有很多陌生的好心人,都向我们伸出了援手。”洪小娥说,由于治疗费用高昂,家中不多的积蓄很快便见了底,但幸好网上众筹以及所有相熟、不相熟的好心人相帮,让吴宇的治疗得以维系,而这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吴宇对家中经济条件无法支撑其治疗的担忧。

除此之外,吴宇的同学、朋友在得知其生病的消息后,争先给其发来了加油鼓劲的消息,更有许多人直接找到了医院和家里,陪吴宇说话聊天,鼓励他坚定信心迎战病魔。“那段时间我们眼见着原本无望的小宇渐渐恢复了生气,脸上也有了笑容,而且还愿意跟我们分享同学朋友告诉他的治疗建议及成功病例等等。”看着吴宇重燃了求生的意志,洪小娥和丈夫终于有了继续坚持的安慰和动力。

 

续命“独木桥”,他如履薄冰苦求生

如今,吴宇已经结束了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首次化疗,正在家中等待院方的通知。

“在苏州住院住了18天,2016年12月底回的家。医生让回家休养,并且等通知进行下一次化疗。可是如今已经是2017年1月下旬了,我们依旧没有等到床位。”洪小娥说,目前吴宇只能在家继续在家休养,直到苏州院方通知有床位再赶去。“为了实时监测小宇的血象,现在每周我们都要带他去医院抽血化验,而每一次等报告都是一次煎熬,就怕有什么不好。”

由于多方给出的最佳治疗建议都是骨髓移植,吴云忠夫妇也有打算要为吴宇做这个手术。只是,这个手术究竟能不能做、何时可做,目前全都不得而知。“医生说要想彻底治好,就必须移植。所以我们一到苏州就在中华骨髓库做了登记,但对方也告诉我们能否找到配型、何时可以找到都是未知数,而且就算找到,也有诸多‘关卡’要过才能最终走到移植那一步。”为了多一份希望,吴宇爸爸吴云忠也在2016年12月下旬做了血样配型,但至今未能收到最终结果。“医生说,父母配型成功的话,相合率多为5个点,但这样移植的话后续的排异风险等便会增加,所以我们更希望能在骨髓库里找到相合点更好的配型,可这却并非人力可控的。”

据悉,1月中旬吴宇再一次接受了骨穿检查,待此次检查报告出来后,院方将进一步确认其接下来的治疗方案。“不管怎么说,移植总是最好的方式,但这座‘独木桥’小宇能否通过,还需要经过重重考验。”吴云忠和洪小娥说,目前吴宇的治疗费用已花去了三十万,后续费用从何而来?治疗、移植能否顺利进行?他们不敢做深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刘伟 尹媛 文/摄)

如有爱心人士愿意帮助吴宇,可与本报爱心热线86983110联系。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