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很多年前潘美辰唱的这句歌词对于13岁的小强(化名)来说,此时有着深刻的体会。寒假开始了,当同龄小伙伴们都在温暖的家中盼着过年的时候,小强却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想要一个家的念想更加迫切!
13岁的小强早就习惯了自己洗菜烧饭。
父亲被警察带走
继母无力养两孩
小强的家庭情况较为复杂。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母与父亲离婚,母亲回了老家重新组建了家庭,小强则跟着父亲在丹阳导墅镇里庄村生活。之后,父亲再婚,小强便一直由继母小李照顾。尽管日子拮据了些,但全家也算和睦,没过多久小李生下儿子,家庭负担变重。近期,因为小强的父亲犯事被警察带走了,继母又和父亲离了婚,小强的去留成了问题。
“我和他爸爸一直都是租房子住的,现在离婚了,没地方去,我只能带着孩子回娘家过。”小李为难地说,她照顾了小强好多年,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也不忍心抛下这个孩子不管,但是她自己没有固定工作,还有一个幼子需要养育,娘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实在负担不了小强的生活。
小强的父亲被警察带走后,小李也曾联系过婆家人,希望能接小强回去照顾,但是,小强的奶奶已经去世,爷爷重新找了老伴,而且脑梗后的他自己的生活都需要别人照料,收留小强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个13岁的小男孩一下子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村委及时送温暖
老师关怀寄希望
导墅镇里庄村村委负责人徐敖洪得知小强的家庭现状后,第一时间主动上门进行了慰问。而小强今后的生活、教育也成了村委特别关注的问题。“深入了解小强的现状后,我们也积极地向民政部门反映了情况。”徐敖洪称,小强目前还是13岁的孩童,如何很好地继续接受教育完成学业,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教育问题解决了,进而解决生活难题。而现在小强到底安排在哪里生活也是很棘手的。
在村委会里,小李也表达了自己的难处,寒假至今,小强一直被安置在她亲戚家暂住,孩子众多,房间已显得拥挤。开学后,小强的日常生活如何料理她也无能为力。此时的小强也显得较为沉默,幼小的他轻声表示,如果有好心的人家愿意助养或领养他,他也愿意接受新的“家庭氛围”。
作为小强的继母,小李也很心疼这个孩子,她总夸小强聪明、懂事,功课常考90分,尤其英语学得棒。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懂事的小强还主动帮她做家务,特别是洗菜做饭,13岁的小强俨然是“小厨子”了。“如果没人管他,要是煤气、电什么的出了问题,真担心孩子的安全!”小李说道。
目前,小强就读于里庄中心小学。班主任刘老师知道他的情况后也及时给予了关怀和鼓励。“在家庭没有出现变故之前,小强的学习成绩挺好的,现在这种情况,孩子的成绩受到了一点影响。”刘老师说,小强品质优秀,为人乐观积极,头脑灵活,好好培养有望成才,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玉汝于成”来助学
报社实现“微心愿”
市公益组织“玉汝于成”助学社大致了解了小强的实际情况后,也将他列入了“爱心结对”的帮扶对象中。“玉汝于成”助学社负责人恽汝成老师表示,来年将经过实地走访,确认小强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完成帮扶结对的相关手续,形成长期的、有效的帮扶。“对于生活、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孩子,我们助学社不仅给予资金上的帮助,而且也会做好心理上的引导,确保孩子们健康地成长。”恽老师说道。
恰逢年末,由市文明办、丹阳日报社联合发起的暖冬行动——点亮“微心愿”已全面启动,让需要帮助的人如愿。小强也可以借此机会实现一个自己新年的小愿望:“过年了,我只想要一套新衣服。”而去年,因为父母经济拮据,小强都没穿得上新衣服过年。“去年过年,我身上只有几十元钱,根本买不了新衣服。”小李说道。
本报将在第一时间确认并联系爱心单位和人士,为小强等需要帮助的孩子、个人、家庭送去温暖,祝他们过一个“心想事成”年!
记者感言:
为了不影响小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照顾未成年孩童的自尊心,记者特地隐去了他的真实姓名,希望他能自立自强,把个人遭遇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此外,笔者用“小强”作为化名,用意源于多年前的一部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其中小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小强”,笔者希望小强的亲生母亲能在自己孩子无处可去、无家可归的时候伸出温暖的臂膀拥抱儿子,延续母爱。
世界上任何人的爱都比不上血浓于水的情亲之爱,世界上任何一个家都离不开家人的陪伴和相聚。过年了,无论之前发生过什么,亦或是经历过什么,磕磕碰碰总会过去,关键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啊,要在一起!
(张敏 王孝风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