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如山,勤俭为伴

核心提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在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这是60岁的袁丹谈到家风家训话题时的感悟。虽然这个年纪的他上有老父母,下有儿子、儿媳、孙子,但传承下来的规矩几代人都小心遵守,无论哪一辈,谈到“规矩”,一视同仁。

家规如山,勤俭为伴

——袁丹一家的“知足”生活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在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这是60岁的袁丹谈到家风家训话题时的感悟。虽然这个年纪的他上有老父母,下有儿子、儿媳、孙子,但传承下来的规矩几代人都小心遵守,无论哪一辈,谈到“规矩”,一视同仁。

张敏  马腊花文/摄

 

袁丹和家人幸福地在一起。

小孙子的“博士照”

 

“不抽烟、不喝酒”

成第一家规

袁丹的老父亲今年已经90岁高龄了,母亲也有88岁。由于都住在公园新村小区内,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主要由袁丹一家人来照顾。而袁丹每次进入父母的住处都会特别注意。“父亲从小就教导我们不能抽烟和喝酒,他老人家一辈子也烟酒不沾,所以我在他们面前几乎不敢抽烟。”袁丹称,自己由于工作的关系,难免接触烟酒,久而久之,不抽烟会感觉不自在,但即便是忍得很难受,也不敢在老父亲面前抽半根烟。“实在忍不住,就走出屋子,躲起来抽根烟。”袁丹说道。

父亲的严厉也深深影响了袁丹及兄弟姐妹们,他坦言,兄妹几个都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就连妹夫啥的也都不沾烟酒,在这条家规面前,袁丹貌似已经“犯规”了。即便如此,花甲之年的他对老父亲依旧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不敢违背老人家的任何意见。同时,袁丹对家规的敬畏,对长辈的尊重也被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袁丹称,儿子在工作应酬中也尽量不抽烟。不得不喝酒的情况下,也不敢告知家里人他喝了酒,可见家规对家人产生的深重影响。

不过,袁丹也坦言,环境在变,世道也在变,家规也应与时俱进,在严守传统的家风家训下,适当变通也是发展使然。“可能对孙辈会适当地调整家规,但吸烟喝酒终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是需要向小辈们说清楚的。”袁丹提醒道。

   

“不义之财不可贪”

成家规铁律

与“不抽烟、不喝酒”这条首要家规比起来,“不义之财不可贪”成为了袁家家规中的铁律,没有任何变通或放松的可能。袁丹一家三代,清贫相伴,问心无愧,知足常乐,虽然也难免会因为生活而饱尝奔波之苦,但是袁丹始终没有后悔抱怨过。如今他快退休了,清清白白,享受老年安稳生活。

原来,袁丹年轻的时候从事过好多种工作,有的工作让袁丹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甚至坐到了比较高的位置。“有权了,诱惑便多了,机会也多了,但我不贪那些,不义之财绝不贪半分。”袁丹再三强调着这一点。

这个家规始终影响着袁家的每一个人。袁丹的儿子在求职路上也恪守此家规,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袁丹的老伴毛传娣更是秉承家规,不辞辛苦,勤俭持家。兴趣广泛、技能颇多的袁丹还经常帮助左邻右舍修修补补,从来不奢求别人给予报酬,反而把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周围发扬开来。2016年,还被社区党委授予“最美党员家庭”称号。

   

“孝敬老人勤持家”

影响三代人

每天,袁丹带着年幼的孙子必做一件事,那就是去老父母的屋里请安问好,这已经成了祖孙俩的习惯了。对此,袁丹称,孝敬老人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家规是否执行到位的一种体现。而且,自己在做,儿孙在看,一代一代才能更好地传下去。袁丹的儿子已过而立之年,在待人接物上也牢记家规,只要见到长辈就会尊敬有加,很有礼貌地主动打招呼。

老伴毛传娣更是谨记家规,对年迈的公公婆婆也体贴入微,无论多忙都会把好吃的东西先送给二老品尝。袁丹对老伴多年的付出也表示肯定和感谢。长久以来,因为家庭条件不宽裕,全靠老伴勤俭持家才使得所有家庭成员衣食无忧、安享自在。袁丹的家里虽然称不上富丽堂皇,但干净的桌面、光滑的地板、整齐的摆设都归功于老伴日常的辛劳付出,同时也显示出了夫妻二人共同操持全家的齐心协力。“老伴很会过日子,以如今的物价水平,老伴还能把每个月的门户开销控制在2000元以内,实属不易。”袁丹评价道。

尽管在花钱方面,袁家人感到有些紧巴,但丝毫没有削减这个家的幸福指数。袁丹常说,穷有穷开心!金钱买不来儿女孝顺、其乐融融,金钱更买不来幸福和安康,他们一家的骄傲之处就在于此。好的家规形成了好的家风,好的家风培育了好的家人,好的家人也实现了好的传承。“我们家有两个‘好儿媳’,一个是我老伴儿,她是我父母的孝顺儿媳;还有一个就是我的儿媳妇,她也是我们家的好儿媳。”袁丹自豪地说道。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