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饭店服务员到楼层经理,再从楼层经理到自己经营饭店当起老板,十几年来,许艳算是事业小成,可忙忙碌碌的生活与天生性格淡然的她显得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于是,在40岁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纪,许艳“抛下”了干了半辈子的服务行业,开了一家花店,虽然辛苦,但她忙得不亦乐乎。闲暇之余,还做起了义工,就像她自己说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
许多白领或许都曾在俗务缠身或者加班后的片刻空闲当中幻想——如果能够放下一切开家花店,该多好。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许艳想去开花店的时候,就真的去开了一间花店。“一日·一花”是许艳用自己的梦想命名的花店店名。做过酒店服务员、饭店老板,几十年来一直与服务行业打交道,2016年5月1日,40岁的许艳还是回到了她最爱的花上。许艳喜欢即兴和不拘束的工作,而她的鲜花生意也体现着个人特色——除了定制花束,她也尝试着做各种盆景,让局限的花店生意多方面发展。如今,她更是加入了义工的队伍中,平常不是在花店,就是去做义工,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她过得很悠然自得。
许艳向前来买花的客人认真地介绍着
亲自为家人烘焙点心
平常一有空就会去画画
爱好花草、喜欢烘焙,就喜欢做些安静的事
扎着麻花辫,脸上带着安静的微笑,这是许艳给大家的第一感觉。花店不忙的时候,她就那样静静地坐在花丛中,摆弄着那些花花草草。这样的生活对于许艳来说是一种享受。
虽然一直在服务行业打拼,但许艳空闲时候就喜欢弄弄花草,或者自己烘焙些小东西。也许真是觉得自己对服务行业“厌倦”了,又也许感觉自己的性格与服务行业太不般配,许艳想要离开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跟朋友逛了一趟花市后产生了新的念头,回来以后茶饭不思地去想这个事情。”许艳回忆。当时的她很有激情,脑海里念头纷飞,心跳得厉害,在想这个东西究竟怎么做,想得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2016年,许艳的丈夫主动提出许艳开一家花店,满足她的愿望。“我跟他交流过,他或许已经看出了我的心思,所以就跟我说,让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许艳表示,丈夫的支持让她原本犹豫不定的想法瞬间有了“归属”。
“在你的概念里面花是什么样的东西?它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许艳希望她的作品有她的风格,反映自己的审美,这样做起来也会更有成就感。之后的半年里,许艳去过很多城市学习“手艺”,为自己的梦想打下基础。
40岁再创业,远离喧嚣 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开一间花店是个“听上去很美”的想法,真的做起来,可不是看上去这么简单。满街的花店,琳琅满目的花色,看花的人只顾欣赏,殊不知这一行当已经有了太多前仆后继的创业人。一间花店开起来虽然成本不高,但要让花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出自己的特色,从而长长久久地生存下去,这才是最难做到的。
不过,许艳似乎从来就没担心过这个问题。爱好画画的她,对色彩搭配有着自己的见解。不过,这样还不够。花店是小成本的生意,花是传情达意的媒介,产品除了精美,还必须独特。因此,每一单生意许艳都用足心思。她每做一束花,都会向顾客了解清楚送花希望传达的意义,送花人的喜好,有时候还聊出了背后的小故事。许艳根据这些个人特色来设计花束。“常常聊着聊着就聊了很多,有一些顾客成了朋友。也有谈恋爱的时候从我这里订了第一束花,现在结婚了,逢生日节日还从这里订花的。”许艳笑着告诉记者。
“人生就是要去尝试,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做?”许艳的行事风格向来是想到就做,对花艺也是。一开始她并没有大概的思路,只能先从学习花艺入手。制作花束并不是简单的工作,从花材的养护、温度控制,除虫,摘叶,到花艺的设计,色彩搭配,到最后礼盒的包装,都有讲究。对许艳来说,有了此前学艺术专业的知识打底,加上本身的热爱,她进步飞快。
期盼生活能像花儿一样,能安静又“艳丽”地绽放
花艺看上去是个文雅轻松的活计,但进货确是体力活儿——工作一天之后还要一个人把十几斤重的鲜花扛回家,开始花艺“夜班”模式。虽然辛苦,但因为喜欢,做起来可以一刻不停。许艳描述她工作的状态是“可以不喝水,不吃饭,坐在桌前一直做,一直做,直到半夜”。
作为一个白领“半路出家”创业,许艳并非没有后顾之忧,不过,她看得开。“我是从零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再重新开始做起来的”,许艳说,人生经历了这样一番折腾,她也更看得开,尽管现在刚刚好达到收支平衡,她吃得准自己的手艺和市场空间,并不担心生意做不下去。订单旺季多,淡季少点,也不焦心。“这也和我的性格很像,淡然,安静,享受。”
现在花店渐渐步入正轨,有了固定的客户,许艳一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一边还抽出时间做起了义工,帮助空巢老人,当起了困境儿童的“好朋友”。日子虽然也和以前一样地过,但现在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艳,花儿艳丽的艳,我也希望我的生活也像花儿一样,安静又艳丽地绽放。”许艳如是说。
(陈晓玲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