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五旬患者的十年求医路

核心提示: 今年52岁的李锁正近几年心烦不已。自从2007年一个“意外”发生后,近十年来像陷入了“生病—手术—吃药—再生病”的轮回黑洞,久久不能抽身。

今年52岁的李锁正近几年心烦不已。自从2007年一个“意外”发生后,近十年来像陷入了“生病—手术—吃药—再生病”的轮回黑洞,久久不能抽身。每次手术后,李锁正都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但当病魔再次席卷而来的时候,一切希望的火焰却再次被完全浇灭,让他和家人又一次陷入黑暗的轮回。而长达十年的奔波求医之路,不仅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更让一家人身心俱疲。面对辛苦支撑家庭的妻子,他常感愧疚。带着“不定时炸弹”的日子还在继续,而未来的日子,他却不知该如何走下去……

o_1b5fk06m8hp0at5o2q1125n02e

o_1b5fk06m913t21er9149lctm10ejf

o_1b5fk06m92tv144ii4o1kf61be3g

o_1b5fk06m8aqv1tlg171711vffbpd

一个“意外”,让原本的生活变了样子

2007年,当时的李锁正还是一个有着好手艺的木匠。春天的时候,李锁正发现左边的眼睛有点不舒服,有时候眼睛酸,还会出现淌眼泪的症状。“想着是不是春天到了,火气上了眼睛,就没太在意,只是去药店买了眼药水回家用。”李锁正说道。而这一拖,就到了六月份。一天早上,他在洗脸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眼睛似乎变大了,眼球似乎也有了凸出来的迹象,按着眼球稍微有点刺痛。听到丈夫描述后,妻子汤夕二便觉得有些不太对劲,李锁正想起半年间反反复复的病情,便准备去医院仔细地看一看。于是,他们来到了云阳医院。可出乎意料的是,不论是神经科还是中医科,都没能查出个病因。“直到最后开始对头部进行CT,才看到其实是眼睛后面长了个肿瘤。”李锁正说。当主治医生看到李锁正的检查报告后,神情立刻变得严肃了起来,医生认为,报告显示肿瘤在眼睛的位置,又在头颅里,鉴于技术条件限制,在丹阳恐怕没办法做这样的手术,从肿瘤的大小来看,病情已经十分危急,必须立刻救治,希望他能去大一点的医院仔细检查看病。

“听完医生的诊断我已经懵了。”李锁正坦言:“我做了半辈子木匠,体力很不错,没想过自己得病,所以当时十分意外,就想再去别的医院确诊一下,排除误诊的可能。”主治医生是个热心肠的人,看李锁正一家纠结不定,就主动告诉他们南京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这方面比较专业,建议他们可以去那里再仔细检查一下。于是,李锁正便和妻子连夜收拾行李,踏上了去南京的求医路。“当时面部已经有些变形了,我能从嘴巴里面感觉到凸出来的一部分,说明这个肿瘤已经不小。不过好在疼痛感不强,不用给家庭和老婆添负担。”李锁正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夫妻两人来到南京后,忙不迭地赶到了中大医院,进行了检查。不过失望的是,医生也并不能确定肿瘤的情况,只能告诉他患上了一种叫做鼻窦多形性腺瘤的病。医生曾经试着从鼻腔进行内窥镜取样活检,但是由于肿瘤位置特殊,内窥镜难以下刀,只能作罢。医生调整了手术方案,决定先做手术再活检。于是2007年6月,李锁正在南京进行了第一次手术,然而他并不知晓的是,这个“意外”的出现只是一个残酷的开始,等待他的还有更多次的生死考验……

病情的阴霾初散,却不知仍有余篇

李锁正的手术很成功,术后只需要定期检查的他顿时觉得一身轻松。在经历了多次复查后,欣喜的是,他终于可以半年复查一次了。得知消息后的李锁正像是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一般,但是结果却未能让他满意。2009年5月,李锁正例行到南京复查,医生在查看检验报告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李锁正原本生肿瘤的地方又长出了一个新的肿瘤,个头要比之前的小一点,但是已经危及健康,建议李锁正再次手术。李锁正和妻子毫无心理准备,一时难以接受。医生解释,肿瘤切除后复发也是有可能的,一般来说复发次数不会太多,再次切除后治疗效果会好很多。于是李锁正便又在妻子的陪同下在东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二次手术。所幸手术顺利,性命无虞。

但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仅仅在半年过后,李锁正同一个位置又长出了一个肿瘤。这一次,主治医生也变得默然。据医生介绍,李锁正这种肿瘤一般来讲进行两次手术的话几乎痊愈。行医这么多年,像这么顽固的疾病实在少见。“后来医生就建议我们去北京科学院附属医院去看一看,那里的专家学者多,见多识广,没准能治好我的病。”李锁正说。于是,他抱着最后的希望打点起了行囊,和妻子一起踏上了去往北京的路。

李锁正一路沉默,他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在北京能不能看好自己的病,他只能寄希望于仅有的运气,希望从此终结厄运的缠绕,让家庭生活从此步入正轨。在连续奔波后,夫妻二人终于赶到了北京。当时已是12月底,寒冷的北京城里,大街小巷一片繁华,可是两人却心情沉闷地寻找可以给予一线希望的医院,一张可以暂时落脚的病床。终于,他们在中国医科学院肿瘤医院找到了答案。“其实,病情的诊断还是同样的结论,但是医院方面说像我这种反复复发的的确很少见,目前的方法只能是继续手术,在北京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而且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李锁正说:“我就想,既然没什么好的方法那就手术吧,大医院应该会更专业,就决定住院。”

为了更好地清除肿瘤,医生术前和李锁正讨论,病灶所在的左眼不一定能够保得住,而且还要摘掉左侧的颧骨,让肿瘤无可附着。饱尝病痛的李锁正得知后欣然应允:“丑一点没关系,只要能治好,不要再反反复复,摘掉眼球我都没关系,只要能治好,怎么样都行!”就这样,李锁正第三次进了手术室,摘除了左侧的颧骨,彻底清除了病灶,也因此他的左右侧脸颊变得不再对称。临近年关,因挂念独生女儿,夫妻俩在李锁正病情稍微稳定一点后赶回了丹阳,复查就改在南京中大医院。“这次北京,医生建议我巩固一下治疗效果,等过年后就去南京做化疗和放疗,希望这样可以彻底把病治好。我听了之后特别高兴,一方面要过年了,另一方面似乎又看到了希望,高高兴兴地就回家了。”李锁正笑着回忆道。

2010年2月,李锁正开始了化疗。从2月20号住院到4月12号出院,他整整做了2次化疗,32次放疗,饱受折磨的李锁正也整整瘦了一圈。为了节省开支,最后一个疗程的化疗他回到丹阳来做。

这次的治疗很有效果,术后的一年多,李锁正再没出现症状,心底欢喜的他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又重新操起了木匠的旧业,一方面支持刚上大学的女儿,另一方面也要还一还因治病欠下的外债。“那段时间感觉生活又回到了正轨,一切似乎有了希望,干活也有劲,笑容也多了起来”李锁正说。

然而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撕碎了李锁正的幻想,2014年11月,他又复发了。

病情肆虐开始反扑,债台高筑令人忧愁

自2014年开始,李锁正的病情又开始反复,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2016年下半年……病情反复如暴风骤雨,每次发现肿瘤必须开刀,开刀留下的瘢痕已经密密麻麻,李锁正被病情折磨得难以招架,身心俱疲。

2016年的清明,李锁正经人介绍来到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幸运地遇到了一位教授级专家接手治疗。教授在看过了李锁正的化验单后,发现了李锁正在眉骨上方、临近脑膜的地方又长了一颗肿瘤。“医生说这种情况只能手术,没有别的方法。而且复发这么多次,保不齐还是治不好。”李锁正失望地说:“一次次手术做下去,都只能维持一阵子,过阵子还要在手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在病魔面前,人的力量微乎其微。而高昂的治疗费用无疑让李锁正一家难以招架。

“前前后后这么多次手术,医院里面的花销就已经达到了30万。加上去各地的路费、餐费等,这些开销早已经不是我们这个家庭能够承担的数字。每次看病都要借钱,现在光外债已经欠了10多万了。”李锁正表示,生病期间,正赶上女儿上大学,家里经济压力很大。自己自从生病后几乎不工作了,家里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妻子汤夕二一个人每月打工挣的1000多元钱,日子难过得很。“我老婆和我在一起没享过多少福,刚结婚的时候就还债,后来有点钱了又盖了新房,等到新房刚弄好,我父亲得了肝癌,家里所有的钱都给父亲治病,又开始欠债。等送走了父亲又开始打工还钱,还得差不多了我又生病了,而且没完没了……她不仅没有怨言,还陪着我去看病,我打心里感谢她。”李锁正回忆着过往的事情,忍不住感慨道。

虽然家庭依然是债台高筑,但是妻子的支持和孩子的陪伴给了李锁正继续坚持的一丝动力。“虽然没有办法根治这个病,但是还是能缓解的,新的一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让病情不再复发,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这是最大的福气!”李锁正说道。(尹媛 刘伟 文/摄)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