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天赐的礼物,需要我一生呵护!”

核心提示: 都说,今生能做母子,是上天赐予的缘份!对于秦娥来说,儿子磊磊的降生就是“天命”。

都说,今生能做母子,是上天赐予的缘份!对于秦娥来说,儿子磊磊的降生就是“天命”。磊磊是先天性的脑发育不全,从被确诊为脑瘫时起,秦娥已经照顾了他30年。对过去30年的辛苦付出,秦娥如今表现得举重若轻:“这都是命,儿子就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需要我一辈子去呵护。”

资料图

家中添子多欢喜

先天不足操碎心

回忆起磊磊出生那会儿,秦娥现在仍记忆犹新。那时,秦娥虽然已经过了30岁,但是能顺利生下一个儿子,让整个家庭都充满了欢喜。在物质不是很富裕的年代,为了让儿子生活得好一些,秦娥和丈夫在工作上倾注了大部分精力,年幼的磊磊则交给家里的老人照料。“两个人工作都很忙,对儿子的观察也不是很仔细,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地方不妥。”秦娥回忆称,到了磊磊7个多月大的时候,他们一家人才看出了端倪。“都说七坐八爬,而磊磊根本就没办法坐。”秦娥说道。

这个发现顿时让全家人感到不安,但由于忙工作,同时抱有“男孩发育较晚”的观念,秦娥和丈夫都没有特别地在意。可接下来的日子,磊磊的情况越来越不乐观。看着周围和磊磊同年龄段的孩子会跑会跳,而磊磊却无法站立和说话的时候,家人终于隐隐地担忧起来。

随后的日子,如秦娥料想的那样,全家陷入到了绝望的境地,四处求医问诊的日子让秦娥更是操碎了心。在磊磊四岁那年,经过多方医院确诊,磊磊属于先天性脑瘫,需要长期治疗,很可能会丧失自理能力。

 

辞职照顾三十年

细微之处现母爱

得知磊磊无法站立,会丧失自理能力,正值事业上升期的秦娥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孩子。而全家的生计重担则全部压在了丈夫一个人的身上。生活的压力、照顾磊磊的压力、治疗康复的压力成了秦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同时,随着磊磊的成长,秦娥要付出的辛劳更是一般家庭体会不到的。

“小时候可能还好护理一些,他站不了,我可以抱他起来,一个人带着他进出医院,可现在我实在是抱不动了。”秦娥描述称,磊磊脑部未发育好的部分正好影响到了他四肢、语言、认知这几个方面的发育,因此像站立、吃饭等常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磊磊几乎无法完成。这些障碍也导致了磊磊上厕所、起床、洗漱等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家人的照料。随着年龄的增长,磊磊的体重也在增加,身体正常发育,如此一来,秦娥对他的照料显得越来越吃力。

更累人的是,为了不放弃任何恢复的可能,秦娥夫妻三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对磊磊的治疗。每次都要做好繁于常人的准备,一些细节没做到位,很可能会给磊磊、乃至整个家庭成员带来更多的麻烦。“他从小就喜欢积木,如果带他去外地医院治疗,就一定要记得把积木带上,万一忘记,他就会闹着下车,力气很大,有时还会把我们推倒。”秦娥说道,她还介绍称,磊磊胸前一直佩戴的“口水巾”是她手工制作的,完全根据磊磊头部歪的方向做的固定,而且材质也最适合磊磊使用;磊磊所穿的每一双鞋,鞋底的特殊位置都多钉了一块橡胶,也是根据磊磊挪步的着力点特别设计的;磊磊的发型不像其他患者一样剃成光头,而是秦娥练习了三十年,亲手给他剃的板寸头……这些都体现出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坚持训练不动摇

拼尽全力陪终身

“磊磊乖,站起来!一定可以站起来的!”这是秦娥三十年来,每天早饭后对磊磊下达的“指令”,经过多年的坚持训练,磊磊现在可以抓住把手双脚站立一段时间了,只是每次的训练,磊磊都感到很吃力,他虽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但会以坐在轮椅上不动来“反抗”妈妈的命令。“他不愿意站,喜欢偷懒,就会发脾气不服从,但最后还是会被我抱起来,站一段时间。”秦娥说着,照着往常的做法把磊磊安置在了把手边上。

而“站立训练”只是功课之一,秦娥还会用食物引导磊磊发声,训练他讲话,到目前为止,磊磊已经会喊爸爸妈妈,用明显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了。除此之外,为了锻炼磊磊手指的灵活性,秦娥专门买了一些插扣式的小玩具给磊磊练习,多年下来,磊磊即便戴着手套也能把玩具插成功。正因为坚持不懈的训练,磊磊较之以前进步了很多,现在的他会对着亲人笑,会把幸福的感觉充分地表达出来,这些也让操劳了一辈子的秦娥倍感欣慰。

“妈妈把磊磊丢掉好不好?”秦娥开着玩笑,磊磊的表情一下严肃了,尽全力摆了摆手。或许在他的潜意识里,舍不得离开妈妈半步。秦娥当然也不愿离开磊磊,可经过三十年的操劳,秦娥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六十岁的她究竟能撑到哪一天,她想都不敢想。“腰部的力量明显不行了,再这么下去,真担心抱不动磊磊,怎么陪他训练,照顾他起居啊?”说着,秦娥深深地叹了口气,与磊磊欢乐的表情形成了令人痛惜的对比。秦娥表示,无论今后变怎样,她会拼尽全力去陪护自己的儿子。

 

记者感言:

为了照顾这家人的切身感受,应当事人的要求,记者隐去了被采访者的地址和真实姓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秦娥”为了并不完美的子女们在坚守着每一天。就像秦娥自己说的那样:“孩子是上天赐予每个家庭的礼物,尽管有所欠缺,但是独一无二,需要一生呵护。”

磊磊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比起社会机构收留的那些“磊磊们”,他能享受到亲情。同时,秦娥的坚强和坚守或许能给天下经历相似遭遇的家长们一个启示:孩子只有在自己身边生活,才能得到最好的照顾,请不要轻易离开他们,因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自己父母的爱!

(张敏)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