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边是难等配型的高花费、高风险移植,一边是持续损伤身体的“续命药”,25岁的杨浩只能选择后者。如今,三年时间悄然而过,当初青涩害羞的大男孩身上多了沉熟稳重,而原本那份让人动容的淡然沉静更加深重。
三年多前,正和妻子一同期待小生命降临的杨浩却在一次例行常规血检被发现“不正常”。在南京鼓楼医院、苏州第一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后,他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杨浩是不幸的,出生在贫困家庭、生长于不完整的家庭,嘲笑、白眼、冷漠几乎始终伴随着他从幼时到成年,而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可以憧憬新生活时,又被确诊白血病。可是,杨浩又是幸运的,姑姑替他向社会发出了救助文字,社区居委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家、热心市民等等纷纷向他伸出了援手,为他筑起堤坝抵挡“洪水猛兽”……
大爱暖暖,延续他生的希望
“6月10号确诊的白血病,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有两种,一个是骨髓移植,一个是吃药控制。但考虑到我的家庭条件以及个人情况,医生当时并不建议我做骨髓移植,而是让我服药控制。”杨浩清楚地记得,那时医生坦白地告诉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不易察觉、进展缓慢,但却容易发展至加速期、急变期,如若控制、治疗不当,生命安全将受威胁。
为了“保命”、“续命”,杨浩接受了医生服药控制的建议。然而,当获知药物所需费用时,他不禁傻了。“医生说骨髓移植费用大、风险高,而服药的话经济压力会小很多。可我没想到的是,我需要吃的药竟然得12000元一盒,而一盒只能吃15天。”杨浩说,在得知治疗费用的那一刻,他只觉得“生的希望渺茫了”。
杨浩没想到的是,姑姑的一纸求助信和本报的关注报道,让他自2013年7月至9月,都被一股全城涌动的暖流团团围绕。
“高楼社区居委会把我当亲人一样照顾,很多陌生人直接给我汇来了捐助款,爱心公益组织的成员们为我义卖、上门看我,获知我情况的爱心企业家们也一起给我帮助,还有市民特意为我组织了募捐……”杨浩怎么也没想到,从小就常被忽视、少被关爱的自己,竟然会有一刻能得到如此大范围的关心爱护。
内敛安静的杨浩鲜有表露内心情感的时刻,而每每说起三年前的那次“爱心集结”,他都忍不住含泪道:“不管什么时候想到,都是特别感动特别温暖,那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愿意帮助我,是他们撑起了我活下去的希望。”
家事不易,他和妻子默默担重担
让杨浩始料未及的爱心汇聚,最终为他带来了总额逾30万元的捐助款。而这笔巨额的爱心款,全部用于他的治疗。“所有爱心人士的捐款都是希望我能好好治疗、好好活下去的,所以,这笔钱我也只会用于支付治疗的花费。”为了确保“专款专用”,所有爱心款均被存入了“专用账户”,只有每次杨浩动身去苏州检查、配药了,才会动用这笔钱。
幼时与爷爷奶奶父亲同住不足20平方米的祖屋,无固定收入的四口人捉襟见肘;后来祖屋倒塌,一家人只能借住亲戚家,生活依旧困苦;在经照顾入住安置房后,与居住环境改善同时到来的是债台高筑。杨浩15岁便开始当学徒,做过模具工、印刷工等多个工种,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但他从不喊苦累,领到的工资也全部用于家人身上。可是,即便如此,这一家的贫困艰难似乎丝毫未有改观。
“自打我记事起,就知道家里穷。”杨浩曾经不敢想自己也会有专属的幸福,但和妻子相识相恋后,他却多了争取幸福生活的动力。“结婚前我一无所有,妻子不嫌弃;婚后为家辛苦操劳,妻子没怨言;后来我生病家里更难,妻子也没有抛弃。”杨浩说,对于妻子的心疼和感激,他从未过多表露,可这情愫却在心里一日日地凝聚涨满。
如今,依旧靠服药控制病情的杨浩也不能安心在家养病,身体状况允许的时候,他会外出打打零工,只是,不能干重活、不能熬夜的他,收入非常有限。“虽然我也想多为妻子分担,但身体状况摆在这,一个月只能挣个一千多甚至几百块,这还是在大家照顾我的情况下。现在这个家里总共有我、妻子、儿子,还有爸爸和爷爷五个人,日常的开销几乎只能靠妻子担起来。”杨浩说,妻子在开发区某皮鞋厂工作,常常都是一早出门、夜深才回,而2000余元的月工资也成了维持一家老小的日常开销的最重要来源。
未来难期,他心怀感恩过好当下
“现在的日子挺难的,未来也不知道会怎样。不过,我依旧对生命中出现的温暖感激,所以,再怎么不易,我还是要尽自己的所能过好这一刻。”杨浩说,自己也不知道命运对他们一家的考验要到何时结束,近来,一家人正在经历着生活的又一轮磨砺。
10月底的时候,杨浩的父亲在外出买菜时被面包车撞到,不仅多处擦伤,且导致2根肋骨骨裂。虽然住院治疗的费用由肇事司机承担,但家里还是一下乱了阵脚。“父亲年轻时卖苦力当搬运工,后来年纪大了做不动了便一直休息在家。做饭、接送上幼儿园的孙子,还有一些轻便的家务,父亲都帮我们承担了起来。他这一入院,我既要抽空上医院照顾他,也要顾起家里的事,还要按时接送孩子,确实有点儿忙不过来了。”由于妻子的工作不能停,杨浩只能分身料理好原本父亲可以分担的家中事务。在这样的忙碌中,杨浩好几次累得吃不消,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
只是,这几日,杨浩的肩上又压了新担子。杨浩89岁的爷爷一直有高血压,但定期服药身体状况原本还说得过去,可近几天来,爷爷却起不来身,头晕乏力只能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儿子这两天也是重感冒,我实在有些顾不过来。”而让杨浩颇感欣慰的是,姑姑等亲戚在得知这一状况后,都想方设法找时间帮着他分担。“最累的日子也过去了,父亲住院一个半月,现在也回家了,爷爷若是还觉得不舒服便会劝着去医院了。不管怎样,接下来日子应该会慢慢好一点。”
而对于自己的治疗,虽然服药已经三年多,但杨浩却依旧迷茫无措。“医生说这药长期服用会损伤身体机能,但不服药的话命都保不住。至于骨髓移植,且不说费用太高,等不等得到配型、我能不能做移植都是大问题。”杨浩说,从每年2次的骨穿检查结果来看,他服药的效果还算不错。只是,未来如何治疗?是否有治愈希望?自己的生命长度能延长多少?这些他一概不知……
(刘伟 尹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