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随意加塞变道、占用非机动车道……亲爱的市民朋友们,你是不是也早已对身边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深恶痛绝,希望能够将这些不文明行为曝光于众,现在,机会来了。
“凡是参与曝光的,每位参与者获赠1G流量;曝光视频成功入选‘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十位中奖者获赠价值一千元的流量。”日前,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我市将开展“曝光你身边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有奖活动,市民在街头拍摄到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并上传的,可获赠流量。
活动目的
动员更多市民参与共树文明新风
据悉,为倡导文明出行新风尚,近期我市相继开展了规范非机动车秩序、规范行人过马路等专项交通整治行动。自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大多数交通参与者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文明交通意识。然而,仍有少数交通参与者,尤其是机动车驾驶者依然我行我素,交通陋习不改,交通违法不断,影响了城市文明形象。为此,市文明办、市交警大队将联合本报于近期开展“曝光你身边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有奖活动,着重鼓励市民对机动车驾驶员的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拍摄曝光。
“采取曝光有奖这一活动方式是为了动员更多的市民参与到交通违法的整治行动中来,形成‘群防群治、群管群守’的有效氛围。”谈及为何使用有奖曝光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治理乱闯红灯、乱停车辆、随意加塞变道等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方式和途径固然多种多样,但曝光也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市民们素来具有很强的‘面子’思想,希望通过交通违法者的‘面子’来治理城市出行安全的‘里子’,尽快在全市上下形成文明出行的新风尚。”
说一说
市民反感的交通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为了让活动参与者有机会赢得一千元大奖,6日,记者通过街头采访、微信、QQ等渠道在我市市民中展开调查,了解市民心目中反感的不文明交通行为。
“夜间会车时开远光灯”成市民反感之最
在街头采访的20名市民与网络调查的30名网民中,绝大多数被访者选择了“夜间会车时开远光灯”。“大晚上的,亮着刺眼白光的车迎面驶来,眼睛被刺痛,什么也看不见,太危险了。”家住东方嘉园的私家车主刘女士说,她遇到夜间会车不关闭远光灯的车主,会闪几下自己的远光灯,大多数情况下,对面车主看到闪灯后会及时关掉远光灯,如果遇到仍不关远光灯的,她则会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停闪烁远光灯,让对方也体会一下“被闪瞎”的滋味。“虽然我知道这样也不对,可就是对夜间会车还开着远光灯的人难以容忍”。
记者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得知,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市不少车主在驾车时习惯开着远光灯,尤其是在农村公路。在开发大厦处十字路口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在执勤过程中,他发现大多乱用远光灯的车主对灯光使用完全是一知半解,有车主甚至不知道远光灯、近光灯的区别,也不知道如何使用灯光。面对“车盲”型驾驶员,民警也多以教育为主,告知他们如何使用远光灯。
“机动车占道乱停”易引发人车矛盾
6日晚8时许,记者在吾悦商场西侧路、恒大住宅楼南侧路看到,很多私家车随意停在道路两旁,让本来就不怎么宽敞的道路显得更加拥堵。
“这条路本就不宽敞,小区也多,有好几个出口都在这一边,机动车占道乱停一个是让道路更拥挤了,另一个就是停在小区门口附近的车辆遮挡视线,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都造成隐患。”家住普善小区的吴先生就跟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前两个月,因为九曲河风光带的建设,小区南边的这条路除了被机动车占道乱停外,还会有运输沙土的大卡车来往,有一天上班早高峰的时候,我刚出小区门就被大卡车堵了近10分钟,然后好不容易等大卡车走了,正打算赶去上班时,跟在大卡车后面的私家车一下就将我和电动车蹭倒在地,之后私家车主说他被大卡车挡住了视线,没能注意到车后的我。”
执勤交警告诉记者,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机动车占道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称为交通安全一大隐患。“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私家车主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意识,他们认为只是临时占道停车,不会妨碍道路车辆的正常通行。还有的车主为了图方便,往往把车随意停靠在路边,且节省了停车费。这种现象在老小区更为明显,因为小区内车位较少,且没有地下车库,大多数车主只得把车停在路边的非机动车道”。
当然,调查还显示,令市民较为反感的不文明交通行为还包括行驶中任意加塞、变道或转弯时不打转向灯,驾乘人员向外吐痰或抛洒物品,雨天飞车溅水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给出的几大不文明交通行为选择中,除了“夜间会车时开远光灯”获得统一认可,另外还有6名网友调侃:“仔细看过这些候选交通陋习后,觉得这些行为都非常令人讨厌,实在难以抉择,需要全选”。
使用远光灯
变道逆行
开车打电话
占道停车
笔者短评
车窗抛物、违规使用电台聊天、边开车边打电话……我们每天出行,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既不利于安全驾驶,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文明形象。如何治理这些不文明乱象?除了严格执法,依法惩处,进行公民自治也很重要。即将开展的“曝光你身边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有奖活动,就是一种公民自治。
先由媒体搭建一个公共平台,让市民通过这一平台,参与到治理我市机动车行驶乱象活动中,这样市民就会产生主人公意识,其实也是让大众参与到城市文明建设中,让市民们明白每个人都能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主角。这种全民参与,既增强了市民的城市认同感,也增加了每个人的心理压力,因为一旦被抓拍,自己的违规驾驶和不文明行为将有可能在网上曝光,接受全体市民的“检阅”。只是,为了避免整治效果“一阵风”,整治行动一过,一切又将恢复如初。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常态化曝光,以此促进城市文明。
(束丽娜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