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老师做微商,你会买吗?

核心提示: 对于在朋友圈刷屏的微商,很多人都会默默“屏蔽之”。但近来,不少家长却表示左右为难、“下不了手”,因为刷屏的不是别人,正是孩子的幼儿园老师。最近,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被孩子老师做微商的事儿困扰了。不买吧,担心得罪老师对孩子不利,买了又不敢多说什么,觉得内心十分别扭……

图片来自网络

本报讯 对于在朋友圈刷屏的微商,很多人都会默默“屏蔽之”。但近来,不少家长却表示左右为难、“下不了手”,因为刷屏的不是别人,正是孩子的幼儿园老师。最近,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被孩子老师做微商的事儿困扰了。不买吧,担心得罪老师对孩子不利,买了又不敢多说什么,觉得内心十分别扭……记者走访发现,多所幼儿园和小学存在老师做微商的现象。

市民张女士的儿子6岁,今年9月上了小学一年级,为了沟通方便,张女士便主动添加了孩子老师的微信,“现在老师都会建微信群,在微信里布置作业,与家长沟通,所以必须添加老师的微信号啊。”添加老师的微信后,张女士就发现孩子的老师在做微商,卖某个品牌的内衣,内衣一般都是200多元一件。“我儿子是那种非常淘气的,希望老师平时多包容一下,所以就买了一件内衣。”东西买回来了,张女士却一直没穿,张女士对于从自己孩子的老师手里购买物品,心中十分别扭,“这种感觉很难受,不管你卖得好不好,衣服合适不合适,或者出现什么问题,价格方面,我们都不敢说太多,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孩子的老师。”也有很多没买东西的家长流露出担忧的情绪。“前阵子有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幼儿园,由于没有早到,孩子没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我发现,其中有个小女孩更晚才到,老师却对其称赞有加。”孙女士说,她跟这个小女孩的家长熟识,曾亲眼见该家长购买过老师的微商产品,但她从未购买过。

“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当前并没有相关法规条例禁止教师做微商。老师也是社会的一员,也有尝试新事物的权利,假如人家课余时间相对充足,又需要养家糊口,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从事一点副业好像也无可厚非。”一位接受采访的市民说道,“不过话虽如此,但老师要教书育人,微商要推销产品,两者合二为一,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有过相关经历的人都知道,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相当‘微妙’。人情社会嘛,家长恨不得千方百计讨好老师,让他们对孩子多加关照;而老师卖东西,家长却如果‘不识趣’,今后孩子会不会受委屈?”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老师为扩大客源竟拉家长进各种营销群,让家长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有的则是在工作时间发布推销信息,在“生意场”上忙得不亦乐乎。对此,不少市民认为,校方应予以引导、警告,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予以处理。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考虑,也不妨承担起监督者的角色,积极向校方反映情况。

(马骏)

一家之言

“微商老师”,请不要给家长添堵

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微商是时代的符号。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便是议论纷纷。家长会支持老师的“事业”,就是为了孩子在学校好过一点可以让老师多照顾一点!可如果老师真的因为家长买了商品,而过多地照顾孩子,那老师真的够格吗?老师也是社会人,微商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老师跟上趋势是好,可是作为老师是不是真的把学生家长当作潜在客户?这一点值得深思。那样和变相送礼岂不是一个道理?

现在生活很方便,一个微信群就可以把家长与老师联系到一起,老师只需要在微信群里发产品,学生家长有多少会不买?如果带有目的性地做微商,运用自己的职业去销售,那家长,笔者只能说,你为孩子选错老师了。

(马骏)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