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他走街串巷,为广大市民送着快递包裹;晚上,他则安坐在自己30平方米的小店里,像科学家一样研究着不同设备的奥秘。他叫黄道宏,这位普通的80后小青年在一年前开了我市第一家电子烟实体店,做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说,每每想到自己不仅仅是在创业,更是在这座小城引领一股潮流,他就充满了力量——
80后快递小哥“玩转”潮流创业路
五年前,走出校门的黄道宏兜兜转转寻求工作机会,最后成为了我市中国邮政的一名快递员。“当时我的想法是,与其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寻觅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如先找一份工作做着,这样也可以解决自己日常的花销。”黄道宏说道。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五年的时间。不过,黄道宏心中想要创业的小火苗却从未熄灭。只是,那张关于未来的蓝图显得那么的神秘而未可知。
入门不易,
省吃俭用交“学费”
“大约两年前,自己突然萌生了戒烟的念头,很凑巧的在网上看到关于电子烟的一些话题,于是开始研究电子烟,并对它产生了兴趣。”黄道宏说道。仅仅一年的时间,黄道宏在网上购买的各种各样设备、烟油,粗略算下来也花了一万余元。“说实话,当时自己毕竟什么都不懂,在淘宝上经常会花冤枉钱。”黄道宏表示,自己曾经有一次狠狠心花了一千多元在网上购买了一台设备,买回来后发现,这东西根本不值这个价,只能怪自己轻信了网页上的宣传了。“当时虽说自己的工资够吃够喝,但开始研究电子烟后,工资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很多时候为了买一台机器,自己平时便不得不省吃俭用。想想还真是挺着魔的。”黄道宏笑道。
做最坏的打算,
开起我市第一家烟店
一年前,黄道宏不顾家人和朋友们的劝阻,执意在阳光花园步行街开起了丹阳第一家电子烟实体店——“蒸汽朋克”(VapePunk)。“当时我是听说上海有人开了电子烟的实体店,突然觉得这是个充满潜力的商机,所以当机立断投资开店。”黄道宏坦言,当他跟朋友们说起自己想开一个电子烟实体店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支持他。“大家觉得虽然电子烟有市场,但来自电商的压力太大,想要与其竞争,实在太困难。我知道他们是对的,我也知道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要亏损的,但我相信自己的直觉,只要挺过最初的艰难,往后肯定是天天向好。”于是,和那些雄心勃勃开店的人比起来,黄道宏则是抱着悲观的态度开业的。
事实证明,朋友们说的是对的。最开始的阶段,每天的开门就意味着亏损。黄道宏只能继续做他的快递小哥,用那份工资来填补店里的亏空。可是随着生意的发展,时间证明了黄道宏也是对的。一年下来,他的店越来越好。眼下已经接近保本了。在这期间,黄道宏尝试着各种方法顺应客户需求的改变。“最开始,我的设想就是销售一些廉价的香烟替代品,争取在数量上有所突破。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客户刚开始接触电子烟时都是抱着戒烟的心态来的,但在不久之后,这些客户开始追求起了品质,对中端甚至高端产品表现出了兴趣。而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进的货也慢慢走向了中端。”
以“烟”会友,
生意圈成了朋友圈
那么,是什么让黄道宏并不起眼的小店里总是人头攒动呢?对此,黄道宏表示,自己的店目前仍全靠客户们的宣传,当然,想要客户们做宣传,自己的产品必须令人信赖。有意思的是,由于对电子烟感兴趣的大多是年轻人,作为80后,黄道宏很轻松地便和他的客户们打成了一片。“一边打工一边开店,也许在很多外人看来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对我而言却不是这样。”黄道宏说,“前不久‘双十一’的时候,单位怎一个‘忙’字了得,下了班人感觉脱了一层皮似的,可是一回到店里,客户们来玩,大家聊天开玩笑,整个人就觉得轻松起来。”
黄道宏表示,不知不觉中,他的客户变成了他的朋友,有时候甚至变成了“师兄弟”。大家有时候坐在一起研究电子烟,谈谈各自在外面听说的、在网上看到的东西,相互交流,他自己也得到了进步,获益匪浅。“眼下,我还处在创业的起步阶段,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尽快让小店走上正轨,向中高端发展。”黄道宏末了说道。
(马骏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