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盗窃案件高发,小区防盗很重要!
记者走访:多数小区存在安防漏洞 民警提示:小区防盗重点要做好居家防贼和车辆防偷
临近年底,往往是小偷入室盗窃的高发期,此时小区应做好防盗措施,防患于未然。然而,近日记者在走访一些小区时,发现小区内存在的安防漏洞着实不少,例如单元楼下的大门经常“大方”敞开、小区出入口门禁形同虚设、监控摄像年久失修……这些漏洞无疑为小偷行窃打开了方便之门。民警认为,要想杜绝这些安全隐患,一方面业主需加强自家的防盗意识,同时掌握防盗技巧;另一方面物业也应尽力完善小区里的各项防盗设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贺丽华 文/摄
小区门禁形同虚设
高层住宅电梯内无监控
单元门一直敞开着
窗户未关,管道紧挨成防盗“漏洞”
记者走访:多数小区都存在安防漏洞
◆小区防护网过低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小区外围的栏杆加上围墙都不足两米,借助栏杆和围墙的接口处,一般人都能轻易翻墙过去。特别是对于居住在围栏旁边的低层住户来说,被盗的风险无疑更大。另外,眼下不少小区设置在公共区域内的防护栏也偏低,不仅易发生孩童坠落的危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小偷攀爬入内。
支招:除了在小区各个角落安装监控并确保有保安24小时巡逻之外,在低层安装防盗网或者报警器很有必要。
◆保安频繁更换
家住开发区某小区的陈先生表示,这两年小区里的保安总是频繁更换,他在经过门卫室时常常能看到新面孔。“就说最近这两个月,我在经过小区北门时已经看到3个新人了。”陈先生认为,门卫保安是防止陌生人进出小区的关键,通常在小区里待久了的保安都能一眼识别陌生人,而新保安却不能及时记住所有业主的长相,所以难免会出现漏洞。采访时,也有保安表示,工作吃力不讨好是他们频繁换工作的主要原因。
支招:业主与保安应和睦相处,如果保安被更换,为保小区安全,物业应加强保安的认人功夫。
◆门禁系统不完善
眼下,其实我市大多数小区的门禁系统都不是很完善,采用的多是“车档式”门禁。虽然对车辆进出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但对电动车车主及行人却没有防范作用。还有部分小区的门禁系统甚至是形同虚设,比如位于中山路的宏云公寓,记者看到,大门处虽安装了车挡,但车挡一直保持打开的状态,旁边预留的行人通道也可以随意进出。
支招:除了要求保安做好安全巡逻,业主在发现有可疑陌生人时,尤其是在夜间,一定要通知门卫保安,不要视而不见!
◆单元楼大门常敞开
单元楼下的大门经常“大方”敞开,这也是记者在走访小区时经常见到的情景。住在锦尚名都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其中有一些单元楼下的安全门确实是因为损坏了,所以才无法关闭。但她所住单元楼下的安全门其实并没有损坏,只是一些业主为贪图省事,出入时故意不关闭,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都习惯门敞开着了。
支招:为了整栋楼业主的居住安全,出入时,请记得确认门被关闭。而对于损坏的安全门,业主务必通知物业及时修复。
◆监控摄像问题多
监控是小区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记者在走访中,不少业主都反映,自己所住小区的监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些监控坏了没人修、有些监控存在死角、还有些监控的画面模糊不清……“别看小区里装了这么多监控,但其实多数都损坏了,只剩少部分还在运行。”市民刘先生对记者说道,个别监控摆放的位置还特别奇葩,不是隐藏在树中,就是抬头对着天,明摆着是在告诉小偷监控已坏,所以小偷才有恃无恐,每年小区里都会发生数起盗窃案件。
支招:请物业完善监控系统,或者干脆在自己家里装个监控摄像头,如此一来,业主自然放心得多。
◆户型设计缺陷
记者走访一些小区发现,一些房屋设计的缺陷往往会降低小偷作案的难度。业主王小姐反映,家里阳台是落地窗,窗户也都是全玻璃的,因为没有防盗网,小偷进入简直是易如反掌。此外,一楼、二楼之间有飘台,小偷很容易通过飘台爬到二楼。还有些房屋,因为落水管紧挨阳台或窗户,小偷很容易借此攀爬至居民家中。
支招:如此情况,只能加强自身防盗,可以从自家“硬件”做起,在家里安装警报器或者防盗网。
◆住户粗心忘关门窗
再严密的安保,也怕粗心的业主。出门不锁门、不关阳台门窗、对陌生人不设防等大意举动,也是盗窃案件高发的原因之一。在一些小区,记者看到,许多低层住户在没有防盗网的情况下阳台窗户大开,如果家中无人,就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支招:业主在离家前确保门窗关闭,加强防盗意识。
小区防盗关键是居家防贼和车辆防偷
小区业主如何防范小偷“光顾”呢?记者专门就此咨询了民警,他们表示,小区防盗重点是要做好居家防贼和车辆防偷。
其中对于居家防盗,警方人士称,入室盗窃常见手法有:技术开锁、破撬门窗、“高层蜘蛛贼”、尾随妇女老人进入楼顶埋伏、假冒水电工或邮递员试探性作案。而作案前进行“伏击、踩点”已是十分普遍。
对此,业主平时应做到经常检查门窗,损坏的要及时更换。门锁应选保险系数较高的锁型,尽量不使用一字锁或十字锁,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监控摄像探头或在门窗处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在阳台建一道“绿色防线”,比如在阳台护栏平顶处灵活摆放一些大小花盆,当小偷翻越护栏,就容易碰落花盆产生很大的声响,吓跑盗贼。此外,还可以在阳台、门窗处挂几串“风铃”等。此外,为陌生人开门要慎重,窃贼会假冒推销员、抄表人员或快递员进入家中踩点,上门服务、维修等事宜尽量约定在双休日或家中人多时进行。面对邻居的热情搭讪甚至登门拜访,要时刻有警惕之心。
关于车辆防偷,受访民警表示,此类案件大多发生在深夜或凌晨,其中,深夜11时至次日凌晨2时是最高发的时段。目前,国内已出现窃贼用防风打火机烧脆车窗玻璃,然后打碎车窗爬入车内盗窃,业主应提高警惕。
对此,业主应做到夜间停车尽量停在明亮场所,这样使窃贼难以伺机下手,或者车头向外,给盗贼作案时增加心理负担。在车窗上贴一张警告条,如“本车装有防盗警报器,请勿动手”等,让盗贼知道你的车装有警报器。当然,最好还是安装上警报器或者GPS。务必为车买保险,除了盗抢险之外,还有玻璃破碎险、车上用品附加险等险种。
防盗达人分享居家防贼心得
说起防盗,住在教师新村的张大爷近年来颇有心得。“没办法,我和老伴岁数都大了,耳朵不好使,有点风吹草动,根本听不见,有一回家中被偷,丢了几百块钱,可把我们心疼坏了。”那时起,张大爷就琢磨起了如何防盗。张大爷说,其实他的妙招很简单,用的工具都是筷子、空酒瓶这些家中常见的小物件。他介绍说:一个是晚上关好窗户后在塑钢窗的轨道内放两根筷子,这样窗户就被顶得死死的,从外面无论怎么使劲推拉,窗户都纹丝不动,小偷也就不能轻而易举地推开窗户了;另一个是在屋门后面放一个小凳子,凳子上放一个瓶口向下倒置的啤酒瓶,这样只要从外面一推门,撞上小板凳,板凳上的酒瓶就会应声倒地,发出清脆的响声予以警示。
马小姐也是一个防盗意识很强的人,不过,相比张大爷使用的廉价工具,马小姐用的都是一些比较昂贵的现代科技产品。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家的防盗装备:在窗户和阳台安装了红外线报警器,客厅的四个角落各有一部监控摄像头,贵重首饰被分开藏在家中各个角落。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家中独女,又一人在外租住,对人身安全和财物就格外谨慎。“平时除了朋友,几乎不让外人进屋。”不但如此,马小姐还用一张A4纸写上“你已进入视频监控区域”贴在进门处,希望对小偷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