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要全民行动

核心提示: 11月21日至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中国上海举行。

777e1562xbc4a7047c21c&690

11月21日至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大会的众多议题中,健康素养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世卫组织高级政策顾问朱迪斯·麦基在大会发言中呼吁,健康素养在出现之始被视为个人问题,后来转变为公共卫生事项,如今,我们需要将它发展为全民的行动。

 

什么是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一词,最早出现于西蒙兹·SK在197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此后,美国一些健康教育学者在研究中开始注意个人素养与健康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健康素养被陆续引入各种研究。

2006年,原卫生部对居民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服务进行了深入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公民应具备的66条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2008年,原卫生部以公告形式颁布了健康素养66条,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政府界定公众健康素养的文件。

健康素养涉及很多具体内容。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就是健康素养的一部分,如戴计步器督促自己每天走一万步,关注睡眠状况及时发现睡眠问题等;准确把握生活的“度”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运动有好处,但不能过度,否则会造成运动损伤等。

 

国民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制定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评价体系,并开发出相应的调查问卷。2008年,中国第一次开展健康素养监测,2012年后,变为例行的每年一次。从监测结果看,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6.48%,到2015年达到10.25%,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仍不高。

 

最大难点是形成全民观念

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是长期工作,需要个人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对健康负责的重要性,不能主动提升健康素养,养成戒烟、少吃盐、不熬夜等生活习惯。也有不少人在主动追求健康,却没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够坚持的养生方案。从政策上说,政府还未能像重视社会道德宣传一样,引导人们提高健康素养;中小学健康素养教育做得还不够好。

(李迪 王黎洋)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