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需100元的登记挂失,他却以三倍多的价格在网上进行了办理。然而,几天的焦急等待后,一份辨不了真伪、办不了后续手续的报纸让他傻了眼——
360元买了个“教训”
图为孙先生与“登报中心”的聊天截图。
本报讯 “因为业务办理时需要出示一系列相关材料,所以我们目前并未开通网上办理业务的服务。而且,因为您拿的这份报纸并非《丹阳日报》,所以我们也无法提供您所需的刊登凭证。”昨日上午,在《丹阳日报》分类信息刊登业务办理中心,在听完市民孙先生的“业务办理经过”后,工作人员一边解释,一边拒绝了其“希望获得刊登凭证”的要求。
据孙先生介绍,他在吕城镇经营着一家手机店,几日前因为公章和私章遗失需要登报挂失,他一时找不到《丹阳日报》的联系方式,便通过某搜索引擎联系上了一业务办理人员。“我当时直接就在网上搜索‘丹阳日报挂失’的,然后就出现了一个页面,里面有个400开头的联系电话。我打过去后,对方说可以通过QQ联系办理业务,于是我又加了一个名为‘登报中心’的QQ。”孙先生告诉记者,他向对方明确表示自己需要在《丹阳日报》刊登公章和私章遗失的信息,并咨询了业务办理相关的流程。“对方让我拍了身份证、营业执照的照片,还帮我编辑了内容,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所以,在他们告知费用是360元,并且说明是报社定价无法优惠后,我毫不犹豫地就通过微信付了钱。”
然而,让孙先生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当他翻开《丹阳日报》寻找自己刊登的遗失信息时却一无所获。
“我周一付的钱,对方明确表示第二天可以见报,可周二的报纸并没登,我又在QQ上追问,对方说帮我查询,然后没了回复。到了周三,我还是没在《丹阳日报》上找到信息,便又找对方,对方看我非常着急,又说帮我查询,查询后的结果是告诉我说‘日报一直没版面,帮我排了23号的《扬子晚报》’。”按照对方提供的信息,孙先生在报刊亭买了一份11月23日的《扬子晚报》,但并未能在上面找到自己刊登的信息。“蹊跷的是,对方也确实像在QQ上允诺的,给我寄了一份23号的《扬子晚报》过来,而这份报纸里确实有我需要刊登的信息。可是同样的报纸,同样的版面,刊登的内容怎么会不一样?”孙先生说,在他向对方要求提供盖有报社公章的凭证时,对方表示“不可以开凭证、只能提供收据”,此后便再未回复自己。
“我到了《丹阳日报》咨询,才知道登一个这个遗失信息只需要100元,而且可以提供相关凭证,这样我也能顺利办理后续的补办手续。那这个网上给我办了业务,又说登了《扬子晚报》的‘登报中心’,究竟是真是假?这份与我买到的《扬子晚报》明显不一样的报纸,又是不是真的呢?”孙先生说,经过几天时间的“折腾”,自己店里的一些业务也被耽搁,而他也无从知晓付出去的360元到底是不是买了个教训。
《丹阳日报》分类信息刊登业务办理中心工作人员提醒,需要办理遗失信息刊登等业务的市民可以致电0511-86983022进行咨询,切勿轻信非正规渠道的信息。
(尹媛 文/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