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且用且珍惜

核心提示: 现实例子也反映出,很多忽视诚信问题,抱着侥幸心理,毫无顾忌“透支”个人信用的人,往往得不偿失,甚至触犯法律,寸步难行。不得不提醒一句:个人信用,且用且珍惜。

【开栏语】

近日,各地一些部门集中精力“揪老赖”的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信用问题绝不是吃瓜群众看看热闹这么简单!眼下,无论是对个人信用、商家信用,人们都越来越重视,惩罚的手段也越来越落到实处:公开老赖个人信息、直接上门揪、曝光消费骗局等。近期,本报记者将推出诚信类系列报道,宣传诚信做人、诚信经营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与以前不同,现在的老赖们,不仅不以欠钱可耻,反而以成功躲债为傲,这与个人思想中对“诚信”的认识不够有很大关联。现实例子也反映出,很多忽视诚信问题,抱着侥幸心理,毫无顾忌“透支”个人信用的人,往往得不偿失,甚至触犯法律,寸步难行。不得不提醒一句:个人信用,且用且珍惜。

实例一:透支信用卡成罪犯

据警方介绍,刷卡透支消费却无力偿还的案件并不少见。这些“老赖”往往有好几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式地使用透支来的钱,迟迟不还,等实在无力补漏洞时才东窗事发。“他们透支的不仅是信用卡,而是在透支自己的信用。”警务人员总结道。

肖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大学毕业后的他进入到了苏南一座城市的银行工作,因为工作便利办了几张信用卡,之后失业,没有了经济来源,但花钱依然大手大脚,所有的开销几乎全部由信用卡支撑。刚开始,肖某利用手上的几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勉强过关。可日子一久,肖某的欠款漏洞越来越大,到了无法偿还的地步,最后他索性当起了“老赖”。经发卡银行催收后,肖某始终没有还款。肖某的行为已经被定性为“恶意透支”,并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而此时,肖某才意识到自己欠下的款项已高达十几万元。

个人信用不良后果:

1.不良信用记录。信用卡用户逾期还款将被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并且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实现全国联网,只要居民个人在银行办理过借贷业务、申领过信用卡,或为别人提供过担保等行为,那么就能在国内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查到信用报告。不良记录将影响持卡人的就学、择业和贷款等。

2.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恶意透支信用卡,经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将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实例二:上了黑名单难回家

现在曝光老赖有“失信黑名单”,一旦谁上了这个“黑名单”,很多事情就办不成了,就连回家都成了难题。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比如,河南有一家房地产公司欠了人家一百多万的工程款,法院都已经判了,要求这公司还款,但他一直就赖着不还,于是,这家公司的老总被列入到了老赖黑名单中。然而,在把这个老总列入到黑名单的时候,他正在南极看企鹅。当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却买不到回程机票了。之后,他赶紧联系下属还了欠款,这才被拉出了黑名单,买到了机票回国。

上了黑名单的后果:

1.如果是个人上了黑名单,将会在出行、高消费、贷款、置产、投资、招投标、出入境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

2.如果是公司上了黑名单,其失信信息被推送到工商部门,将影响其资质认证、信誉等级评定等。

实例三:持假证乘车惹麻烦

除了那些欠钱不还的“老赖”存在信用问题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的做法也是个人信用的缺失。例如,个别乘客抱着侥幸心理,坐火车不买票,或是使用假冒的证件乘车,都是不诚信的表现。而现在,一旦发现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补齐票款就完事了,还有可能面对更多的麻烦。

前不久,江西省信用中心网站发布了首个铁路不诚信旅客黑名单。一乘客欧阳某某使用伪造证件乘车被查,不良记录可能会影响其银行贷款、个人评优等。

据了解,铁路不诚信旅客的行为主要包括:持伪造、涂改车票乘车,借用、冒用、伪造、涂改学生证、残疾军人证等购买需要凭证购买的车票并乘车,无票乘车或越级(席)乘车,经工作人员查实,仍拒不办理补票手续的。

持假证办事的后果:

1.个人信誉将会有不良记录,影响个人评优、办理贷款等。

2.如果情节不严重将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张敏)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