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城市综合体,繁荣的城市商业街……这些都是我市的“黄金地段”。然而,近两年来,不少市民发现,出现在这些“黄金地段”上的商铺频频易主。有些店铺开业仅仅几周便关门大吉了。其中,饮食行业更是首当其冲。市民们不禁产生疑问,真的是如今生意难做吗?难在哪里?新兴餐厅的路又在何方?
文/ 马骏
近两年来,不少市民都切身体会到丹阳这座城市的变化。随着金鹰和新城吾悦两个综合体的相继开业,丹阳人在饮食上从捉襟见肘变成选择困难,从传统的家常菜到各具特色的港式餐饮、西餐甚至泰国菜纷纷亮相。然而,看似繁荣的饮食市场背后却是不正常的快速“改换门庭”。新店刚刚开业没多久就歇业了,接下来便是“叮叮当当”的装修,很快新的店又开业了……这样的变化充斥了每一个综合体以及城市的商业街。
“内忧”:
自身信誉受多方面考验
多年从事饮食业的饭店店主虞伟涛表示,眼下,新兴餐厅的日子的确不好过。所谓“万事开头难”,而很多店铺刚开张便遭遇“寒冬”,它们没能挺过去,所以成了饮食业“群众演员”的角色。“眼下的消费者都比较挑剔,‘下馆子’再也不是单纯的为了吃饱肚子。尤其是面对一个新的饭店,他们对其更为苛刻。这种苛刻体现在对于饭店菜品质量的考量,分量的多少,是否符合多数人的口味,其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是否到位……这些都成为一个消费者对于一个新饭店评价的基础。一旦哪一方面出现问题,要知道,丹阳毕竟是个小城市,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会对饭店造成影响。况且现在全民微信,吃什么玩什么都会拍一张发到朋友圈里晒一下。一个人说不好,一百个人都会产生顾虑。”虞伟涛说道,“更为可怕的是,如今的新饭店为了自身宣传,纷纷上了‘美团’,这在给自己做宣传的同时也将监督的权力交给了消费者,消费者在消费过后不少都会在美团上进行评价,而负面的评论则会对饭店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陈小姐表示,自己就曾经在金鹰的“吴家粥铺”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用餐经历。“当时我丈夫有些感冒发烧,所以带他去喝点粥。因为是去喝粥,怕吃不饱,所以点了不少。临走的时候还剩了一些菜。我和丈夫都不是浪费的人,所以要求服务员为我们打包。没想到我们站起来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几个服务员在那里嘀咕,对我们这种在外面吃饭还打包的冷嘲热讽。我一下子就不高兴了,但碍于那些服务员年纪都比较大,我就没上前去理论。用美团买完单后,我立马将这件事写在评论上。”陈小姐说道。
“外患”:
竞争不断,租金较高
虞伟涛表示,除了内部原因,新店还会受到同行的强力竞争。“在丹阳的很多老店都做了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了,他们掌握着固定的客户资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主顾’。虽然眼下“环境”不好,老店大多不会选择盲目扩张,走的是偏保守的路线。但他们对于新店的优势显而易见。另外,如今的新店大多选择去迎合消费力强的年轻人,而中老年人则对这些新店的‘新噱头’没什么兴趣,所以,在城市周边兴起的很多土菜馆纷纷受益,他们利用自身有特色、分量足、现场挑选等优势笼络住了这部分人,留给新店的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虞伟涛说道,“另外,这些地处‘黄金地段’的新店还要面临高额的店铺租金。”虞伟涛表示,近年来,我市较为繁荣的几条街道,其店铺租金不断上涨,而老百姓更是用“天价”来形容综合体内的店铺租金。处于这些地盘的商铺必须将顾客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才可以盈利,不然,即使饭店里坐着三分之一的用餐者,但达不到水平,饭店还是会面临亏损。
“在这样的一种局面下,一旦出师不利,受大环境影响,很多新店店主都会信心不足,于是匆匆关门以止损。”虞伟涛说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饮食的苛刻无可厚非,如果你满足不了市民们的要求,那出局只是时间问题。”
新兴餐厅路在何方?
实际上,虽然面临着各种压力,但近两年来,新兴的餐厅的确受到了很多市民的欢迎。其中,坚持走“亲民”与“特色”路线的吾悦“八分饱”和金鹰“一汤一煲”便收获了成功。在其他门店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同时,他们的门前却总是排着长龙,商家为此甚至要在门外安排座椅给等候中的消费者。为什么他们能在新兴餐厅中脱颖而出呢?对此,虞伟涛表示,“亲民”是眼下很多老店的招牌,饭菜实惠、价格公道,而“特色”则是新店的主打,将这两点结合起来,怎么会不成功呢?
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眼下有一些餐厅乍看之下高大上,不管是装修还是布局都很有“范儿”。但说到底,一间出色的餐厅是要靠菜品取胜的,如果东西一般,分量又少,只是走旁门左道,用些非主流的菜名之类的,顾客往往不会经常去。而那些实惠又具有特色的餐厅才是更多的市民选择的对象。不管是家常菜、火锅、还是烤肉,只有以品质为核心,以特色为亮点,少一些欺客噱头,才是长久之计,不然无疑是一锤子买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