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司徒

核心提示: 大家好!我叫司徒,对,就是司机的“司”,徒弟的“徒”。

大家好!

我叫司徒,对,就是司机的“司”,徒弟的“徒”。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地盘上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禹分九州,我属扬州。商末周初,太伯奔吴。“吴地飞凤、精美绝伦”的西周青铜凤纹尊见证了我的悠久历史,“孙光霸气消沉尽、犹有村人学种瓜”的白鹤山在诉说着古老的往事,“远山方对枕、细雨莫回舟”描绘了马林溪的幽美秀丽,周朝遗存狮子墩记录了我的生存、生活轨迹。

我处在洮滆平原与宁镇丘陵的交界地带,是镶嵌在丹阳西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沪宁高速、312国道、122省道、丹伏公路、丹西公路穿境而过,徐西路、镇东路、光明路、建镇路、观鹤路纵横交错,新河、香草河、五龙河、永丰河、全州河星罗棋布,拱桥、梁板桥、双曲拱桥、桁架拱桥、钢架拱桥款式多样,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冷暖适中。我的总面积有91.73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68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有5万余人,汉族、侗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等民族和睦相处,孙氏、吴氏、蒋氏、周氏、欧阳氏等姓氏源远流长,特别是在前、后北洛村,范仲淹的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我的乡规民约、家风家训数以百计。岳飞的孙子岳珂和岳琛在培棠村建“报本祠”,传有岳家祖训:“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建“爱莲堂”,教育后人要洁身自好,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上古高人许由淡泊名利,埋迹箕山,洗耳颍水,农耕而食,清淡处世,怡然自乐,为许氏后人表率。《朱氏家训》对衣服冠履、语言步趋、读书写文等作出详细规定。

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自古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吴大帝孙权、讨逆将军孙策、晚唐诗人许浑、户部尚书张玉书等人物叱咤风云、彪炳史册,许浑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成为千古绝唱;钟汉章、阮兴贵、朱秉忠、钟麟、唐邦治、谭邦彦、朱渊、钱选、臧蔼人、钱少青、吴成法、孙卓、李长卿、吴兆淇、周德元、王骏声、袁美清、曹大敏、戴伯韬、吴文斌、邵一亭、殷文治、刘国桢、裔树人等近现代名人荟萃于此、耕耘于此、奉献于此。

我还是一片英雄的土地。王作舟、张我华、夏炎、唐光表、戴恩浦、孙玉秋、曾海鸣、朱廉贻、李邦琴、王敖毅、钟之远、耿龙富、王志平、孙斌毅、毛荣海、蒋金白等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特别是革命烈士许杏虎、朱颖夫妇,于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进行的导弹袭击中,不幸遇难,以身殉职,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

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回到我厚重苍茫的古代。为促进农业生产,孙权在赤乌八年(245年)命校尉陈勋率屯田兵3万余人,开凿了内河航道破冈渎,这也是“村村有茶田,户户炒茶叶”的屯甸村的来历。孙权的祖父孙钟死后葬于白鹤山,其父孙坚葬于高陵(大坟墩),其兄孙策葬于墩下墩,我相信,孙权每次都是由水路自建邺经破冈渎至香草河转吴陵港前来谒陵的。

六朝古陶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丹阳古代手工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背景资料。元末文物“管军万户府印”静静地躺在镇江市博物馆里,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镇丹公路西侧的茶馆墩,是一个关于朱元璋结发妻子马秀英的美丽传说。

透过指间的光阴,再来找寻我的乡愁、乡思和乡情。每逢春节、元宵等重要传统节日,谭巷村就会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活灵活现、热闹非凡,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固村村的荡湖船表演诙谐幽默、惹人发笑,地方小调娓娓动听,看得观众们喜上眉梢、笑逐颜开。“扭秧歌”方兴未艾,“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在端午节,人们会在早晨吃粽子、咸鸭蛋,中午喝端午酒。在腊八节,人们会喝“腊八粥”,意味着“宝贵有余,越吃越有”。在盛夏时节,几乎家家户户吃大麦粥,香味扑鼻、爽口诱人、充饥解渴、防暑降温。

如果要形容一个人通情达理、精明能干,就说他“上路”;形容一个人犹豫不决,就说他“没刹断”;形容一个人胖,就叫他“肉得得”;近视眼叫“迷趣眼”,还真有趣;小孩叫“小巴戏”;丈夫叫“老对对”,就是说老婆永远是对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叫“黑星夜”;月蚀叫“野月亮吃家月亮”,还真形象;闪电叫“霍闪”,为什么不叫“快闪”呢;时候叫“辰光”,真是诗意盎然;西南风从早刮到晚,叫“西南风没老麻”,东北风没有来,西南风怎敢老去,呵呵!如果宣传自我是一场盛大的修行,那么我选择继续。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卫生镇、国家卫生镇、强镇扩权是我的脸面,“帝王之乡”“眼镜之乡”“华东建材城”是我的名片,丹峰雀舌、屯甸曲阿茶、丹阳红红茶以及吴塘水库的风是我的休闲,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是我的动力,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菜篮子满起来、新房子盖起来、腰杆子挺起来是我永恒的追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此时此刻,我正从观鹤弄去往江南弄,耳畔似乎想起了哒哒的马蹄声。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入了东汉王朝,一位骑着白马的司徒官途经此地,与鬼神搏斗,为民除害,不幸染病而亡。为了纪念他,我的先民们立庙祭祀,曰司徒庙。我以庙名,这就是我名字的来历。

我叫司徒,记得来找我,不要忘了我哦!

(李继国)(本文作者:安徽宣城挂职司徒任镇长助理)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