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强化金融风险管控

服务实体经济营造诚信环境

核心提示: 面对较为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今年以来,我市切实强化企业金融风险管控,在改善金融资产质量、打击恶意逃废债等方面下大功夫,着力维护全市诚信金融环境,较好地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面对较为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今年以来,我市切实强化企业金融风险管控,在改善金融资产质量、打击恶意逃废债等方面下大功夫,着力维护全市诚信金融环境,较好地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统计显示,截至10月底,我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50.98亿元,比年初新增147.62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1.53亿元,比年初减少15.45亿元;不良贷款率3.33%,比去年底下降了2.08%。

为保障经济金融活动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市金融办等部门积极协调全市信贷资金稳存量、保增长。据悉,我市专门设立了2亿元规模的中小微企业周转贷专项基金。截至10月底,设立在丹阳农商行的转贷基金共为我市企业提供了844笔、51.03亿元的转贷资金;设立在镇江农商行的转贷基金共为我市企业提供了378笔、32.06亿元的转贷资金。

致力于营造诚信的金融环境,结合全市实体经济的“供血”需求,市政府召集相关镇区召开了主题为“诚信为本、共赢未来”的政银企合作推进会,十多家银行的镇江市行参会并签约;协调银行为天工集团的上下游企业量身打造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此外,市金融办、人民银行等部门还牵头组织了十多家银行机构对8家企业联合授信达17.24亿元。

针对近年来浮现的恶意逃废债非法行为,我市在全市范围内重点推进“崇法维信”专项行动,四个重点镇区分别成立专案组,建立并推行每日工作会商、工作交办督办、工作情况通报等制度机制。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共受理涉及非法集资、金融类犯罪案件3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多名,涉案金额6亿多元,为群众挽回损失4000余万元。今年以来,市法院将所有“老赖”均挂上“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全市范围内多次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司法拘留、刑事拘留“老赖”四十余人次,向社会公布了两批涉及10家企业、19名个人的《法院执行悬赏和限制高消费、出入境通告》,严格落实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限制高消费、边境控制等措施。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签署《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恶意逾期欠息企业及个人联合金融制裁公约》,分批次向社会发布了银行贷款逾期欠息企业名单和逾期欠息企业的相关信息。

在解决我市企业担保转贷难题上,我市一方面开辟担保渠道,成立省信用担保公司丹阳分公司,截至10月底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担保29余笔,担保金额4.45亿元;另一方面协调企业担保、转贷难题,为多家企业协调转贷、担保、账户和资产查封难题等,规范指导相关企业借债还钱、担保尽责。

从目前来看,我市的金融形势已经趋稳趋缓,降低不良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和单位仍存在不良处置不够快、创新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影响到了风险防控的全局。对此,市金融办主任朱国兴表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政府将着力协调银行继续改进服务,创新方法加快处置不良;加大打击失信企业力度,对有钱不还款、有钱不付息等恶意逃废债、恶意欠息的企业继续采取“定向打击”;调动担保企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引导全部或部分尽责代偿代付息或平移贷款的担保企业追偿债权;鼓励社会人士一旦发现涉嫌恶意逃废债行为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线索证据,从而形成全社会打击失信行为的合力。与此同时,我市还将继续创新方法支持实体经济,对照丹阳智造2025计划,协调重点高科技项目,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直接融资;增加转贷规模、启动已有的天惠转贷资金;积极探索小微企业担保模式,出台优惠政策处置不良资产包。

(赵正辉嘉瑛)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