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活:老手艺今安好?

核心提示: 这一条条篾片篾丝再在手中翻滚一阵,或编或织或拉或穿,精巧、牢固、耐用的竹篮子、竹筛子、竹篓、竹扁担等各种篾制品就形成了。

篾匠,制造竹器的人。“篾”指劈成条的竹片。

一根完整的竹子,通过对剖再对剖,直到变成1~2厘米的竹片,再将竹片的竹心和竹皮对剖再对剖,剖成一毫米左右厚度的青篾片及黄篾片,或再根据需要剖成篾丝,一根“圆柱形”的竹子,在篾匠的手中,像“拉面”一般,粗细均匀地变成近百条“面片”、“面丝”……这一条条篾片篾丝再在手中翻滚一阵,或编或织或拉或穿,精巧、牢固、耐用的竹篮子、竹筛子、竹篓、竹扁担等各种篾制品就形成了。

马更生

 

勤学苦练,成就一技之长

马更生,71岁,我市延陵镇九里旧县村人。

1963年,18岁的马更生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生产队学习磨豆腐。不久后,村里来了个苏北的篾匠老师傅,总是在村口做活儿。一次回家途中,马更生看到这位老师傅正在村口编菜篮儿,心生好奇,便走上前去看。只见老师傅先从编篮底开始,上三根竹橇,敲紧,稳住底盘,后围着边一圈一圈往上编,篾条在老师傅那双粗糙的手里不停歇地上下翻飞穿梭,待编到一定程度时,敲紧,然后收口。绕圈,绞口,挽系,一个紧密、细致的竹菜篮就算是完成了。而此时在一旁驻足观看的马更生早已看呆。“我当时就被吸引了,非常感兴趣,就走上前向老师傅请教了”。

在那之后,当时还是小伙子的马更生没事儿就爱来篾匠师傅这呆着。老师傅见他来得勤,知他兴趣浓,便也开始慢慢地教他些简单的编法儿。“其实老师傅当时身边已带着一个学徒,与我同村。后来见我学得比那人好,便更用心教我。”

马更生说,篾匠的第一功夫是备篾。篾刀很特别,刀脊较厚,平头,使用频率很高,先用锯子把竹子锯下来需要的长度,将竹节削平,开始刨竹,“首先要把竹子劈开: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开,分成青竹片和黄竹片和用不上的篾屎。然后再根据需要,竹皮部分,剖成青篾片或青篾丝。剖出来的篾片、竹丝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说的容易,可做起来却并不轻松,双手在飞舞的篾条中间灵巧穿插,手指被竹子刮伤刺伤也成了常有的事,再加上制篾是个精细活儿,马更生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用说手上的老茧和伤口,看他那“伤痕累累”的篾刀、刮皮、尺竿,旁人也能明白其中的辛苦。

就这样,两年的勤学苦练换来的是马更生技术上的纯熟,所有能做的篾制品都会做了,即使没做过的,只需看看具体造型,也能做出来。

曾几何时,走进千家万户

1965年,20岁的马更生凭着一门做篾的好手艺,顺利进入供销社,按照多劳多得的方式成为一名专职篾匠。

回想起以前,马更生说,过去,人们日常生活用具大多出自篾匠之手,大到床铺、桌椅、凉席,小及竹篮、蒸笼、簸箕等,“那时候我们择菜、洗菜、买菜用竹篮子,淘米用竹篼子,吃饭用竹筷子,筢子、梯子都是竹制品。所以,篾匠活儿这门手艺在那时还是很吃香的。”在供销社工作的16年里,马更生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社里,剖竹、备篾、编篾,一上手就是一天。“因为做篾制品是个精细活儿,虽说技艺熟练,但到底还是需要花时间的,所以一旦活儿要得急,晚上回家后加班也就成了常事。”

后来,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马更生来到九里村开了个小作铺。因为手艺好,加上品性忠厚老实,从不乱开价钱,一家介绍一家,马更生的活儿总也接不完,各种提篮、箩筐、背篓、蒸笼等日常用具,他做了成百上千了。“尤其是到了养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来找我编竹器,再来就是夏天要睡竹床了,许多人就在作铺外等着,生怕被别人抢先一步买走。”在当时的同行中,马更生的小作铺生意可谓是最好。而要说起自己制篾的独家秘诀,马更生说,如何让长长的竹条在手中翻飞,听从其摆布,关键还是得巧用心思,“竹的青篾丝柔韧且极富弹性,最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器,加工成各类极具美感的篾制工艺品。黄篾柔韧性差,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所以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篾制品。”再者,箩筐、米筛、竹篮等用具用途不一,编法自然也就不同,“砍的扁担,要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要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凉爽舒坦。”也正是凭借着这份心灵手巧,马更生成为方圆几个村人尽皆知的篾匠师傅。“他手艺好,对人又和气,那时候我们家里需要添置竹器用具,修理竹床、凉席,都会来他的小作铺。”

渐行渐远,老手艺很孤独

岁月荏苒,虽然竹筷、竹篮还未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沙发椅却悄悄代替了“嘎吱嘎吱”的竹椅,牛皮席代替了凉爽的竹席……老祖先留下的传统手艺正被人们一点点地淡忘,这也是老篾匠们最不愿看到的。

相对于以前能够养活一家人的篾匠师傅,如今的马更生,做的篾制品更多的是被闲置在家中。“现在的塑料盆什么形状、什么花色的都有,大家淘米不再需要箩筐了,蒸东西也不需要蒸笼了,有更轻便更易洗的不锈钢了。”马更生说。

说起这些,马更生那双灵活编织了一辈子的双手竟有些抖。“以前生意好的时候,瓦匠、木匠都没有篾匠吃香,还不断有人来找我学手艺。可现在,方圆几个村会做这个的也只有两三个了,而且也都几乎不做了。”因为利润低、行情差,2000年以后,马更生的小作铺生意日益萧条,带过的十多个徒弟也相继转谋他业。“就拿一个竹筐来说,我得做上5天,卖600元,划过来其实每天也就100多元的手工费,比起瓦匠、木匠来说算是廉价的劳动力了,可是现在有了塑料制品和铝制品做替代品,有多少人还愿意花600元买一个竹筐呢。”

当记者告诉马更生,外面现在有一些喜欢这样的篾制品,只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做一些类似工艺品,比如果盘、花篮或者摆设品,也许还会有很多人要。可马更生依然摇头,他说:“之前也有附近的人家在嫁女儿时来做过一些带有‘喜’字等吉利的篾制品,但毕竟是极少数有条件,又知道这门手艺的人家,需求量太少了,年轻一代的大多数人怕是已经不知道还有篾匠这个职业了”。马更生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十多年前编的一个存放针线的竹篮子,虽然有些许破损,但却依然光洁如新,仅从竹篮底部的花纹更是能看出编织者的匠心巧思。

虽然知道篾匠活带给自己的光芒已经远去,可满院堆放的篾制品却足以印证马更生对制篾这门手艺的情有独钟。“几年前因为白内障,眼睛虽然动过手术,可视力和从前到底是没法比了。现在就是把这个作为乐趣,精神好的时候就做做,即使没人买,我也愿意把它放在院子里,至少过往的人看到了还会记得有这门手艺。”谈及对今后篾匠手艺的期望,马更生表示,自己打心眼儿里希望这门手艺能一直传下去,“谁要是愿意学这门手艺,我愿意倾囊相授”。

记者感言:记忆中的幼时是个没有空调的年代,夏天的夜晚,最常做的一件事便是悠闲地躺在竹椅上乘凉。头枕着细竹篾编织的枕头看星星,或随手拿起篾壳水瓶给茶杯添水,摇着大大的竹扇,品味着夏夜的幽静,全身心感受着竹子带来的清凉。那种凉爽舒适的意境,也许是今天的人们再无法感知的。

其实,不仅是篾制品,补锅、修表、画糖人、捏面人……这些年轻人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语,曾经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老行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曾经是那么熟悉的东西,现在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只怕不久以后只能在厚重的历史书上看到它们的身影。但对老一辈人而言,这些消失中的老行当,就像逝去的时光,注定是他们难以忘记的回忆……

关注这些消失中的老行当,我们从中或许能读出一段历史,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如果你就是那些老行当的传承人,如果你身边也有类似的行业,如果你对这些离生活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有兴趣,可以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11-86983110。

(束丽娜 文/摄)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