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未离身竟被“消费”5000元

核心提示: 银行卡一直放在自己口袋里,卡里却被莫名“消费”5000元。日前,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市民杜某身上,他称:“银行卡一直放在我身边,里面的钱怎么就会不翼而飞了呢,这事让我觉得非常蹊跷……

一市民遭遇新型电信诈骗——

银行卡未离身竟被“消费”5000元

本报讯 银行卡一直放在自己口袋里,卡里却被莫名“消费”5000元。日前,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市民杜某身上,他称:“银行卡一直放在我身边,里面的钱怎么就会不翼而飞了呢,这事让我觉得非常蹊跷……”近日,我市警方接报多起涉及网银的警情,发现不法分子开始运用新手段窃取市民银行卡内资金。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保护好自己的一切个人信息。

日前,市民杜某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刚刚银行卡被消费了5000元。这条短信让杜某顿时浑身一惊,卡明明在自己身上,怎么就被莫名消费了呢?静下心来的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时下流行的电信诈骗了,于是立即向警方寻求帮助。接到报警后,开发区派出所民警随即来到杜先生办卡的某银行。根据线索,民警调取了银行内的明细账单。通过侦查,民警发现远在福建的男子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民警赶赴福建,经过多日蹲点守候,终于在唐某暂住地将其成功抓获。

那么,远在千里之外的唐某是怎么将我市的杜某列为诈骗目标的呢?在审讯中,唐某交代了他盗窃杜某银行卡的过程和手段。原来,唐某通过网络QQ群、微信群结实了一群所谓的技术人员,他们分工明确,首先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获得公民的信息,并进行整合。然后,技术人员通过群发短信木马病毒,机主一旦点击后,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病毒。当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后,机主不会感觉到任何异样。可此时,犯罪分子就在后台开始了他们的违法行为。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病毒后,他们就开始操作,通过手机号申请支付宝,绑定支付宝之后进行快捷支付。由于快捷支付只需要一个银行卡号以及一个短信的验证码,他们的木马病毒就会拦截你的短信验证码转发到犯罪嫌疑人的邮箱里,并通过验证码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消费,以达到洗钱的目的。

民警通过调查发现,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内,以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就通过盗刷他人的银行卡,获利数十万元。在此,警方提醒,市民平时除了加强银行卡的保密措施外,对于手机内的一些莫名短信,机主更不应轻易去点击这些信息。否则一旦心存好奇,犯罪分子就有漏铜可钻。

(王国禹 公轩)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