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在遭遇畸胎瘤、卵黄瘤后又发现房间隔缺损,手术后化疗步步维艰——
鑫鑫不痛,我们等你好起来!
募捐活动
鑫鑫躺在病床上
初二年级的他在父母眼里是个“机灵鬼”,因为鑫鑫虽然身体精瘦,但是身手敏捷,淘气又狡黠。
但是最近的三个月,经历了奔波求医、开胸手术、术后化疗后,爱笑爱跳的鑫鑫却只能躺在床上,病魔的利爪束缚住他的手脚,让起身坐着都成为一种负担。望着瘦得皮包骨头的孩子,母亲曹玉芳一脸愁容,却无计可施,只能偷偷地抹眼泪,和孩子父亲一起四处筹钱,准备支付下一个化疗费用……
“小机灵鬼”病倒了
今年14岁的鑫鑫家住司徒镇,上初中后一直在九中学习。
“鑫鑫是我们家独生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大家子都把他当心头肉一样宠爱着。”母亲曹玉芳说,孩子平时很皮,出去玩的时候每次都跑得满头是汗,这些年也没发现什么心脏不适,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病了。”曹玉芳回忆,今年7月初,身体一直好好的鑫鑫一天下午说自己有些胸口疼。起初曹玉芳并没有在意,觉得孩子在生长期,小小年纪也不可能患什么病,可能营养没跟上,就在三餐里给孩子加了些营养,可是孩子的胸口痛却没有减轻。7月27日,鑫鑫胸口疼得实在厉害,一向活泼的他突然变得不说话,恹恹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一动不动。曹玉芳看到孩子的病态心急如焚,和丈夫曾武胜抱着孩子赶到了司徒镇卫生院检查。司徒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看到孩子病得厉害,赶紧让家长带着孩子到丹阳看病。曹玉芳听后不禁心里一惊,顾不上多加揣测,打了个车就来到丹阳市人民医院。令人失望的是,尽管折腾得筋疲力尽,可是医院在给孩子做了检查后仍然看不出病情。
再三折腾下,心急如焚的曹玉芳夫妇抱着孩子又到了镇江江滨医院,当日晚上就住了院。“孩子一直发烧,整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曹玉芳心疼地说,当天做了几个检查,但是还没出结果,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结果出来了,可是没想到这么严重。”住院后的次日,检查报告出来了,鑫鑫右肺上生了一个畸胎瘤,而且有一块阴影尚不能确诊。曹玉芳苦苦哀求医生告诉她这阴影是什么,但是以镇江的技术条件,对于阴影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确定。
曹玉芳望着躺在病床上的孩子,眼泪不住地流着,愁容满面。此时的曾武胜则开始联系亲朋好友,向他们寻找大医院的熟人,准备将孩子转院治疗。
在求亲问友后,曾武胜联系到了上海长海医院的专家,通过微信将孩子的病情传达了过去。
专家对曾武胜说,鑫鑫的情况非常紧急,如果不立即救治可能随时有生命危险。“但是医生也告诉我们,孩子身体虚弱,转到上海的话,路上可能会出现状况,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曹玉芳说道,我们当时就想,我只有这一个孩子,一定要试一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下,于是我就和丈夫一起半夜里叫了车,带着孩子连夜赶到了上海长海医院。”
一病未愈,一病又起,小小身体饱受折磨
在父母一路的精心照顾下,鑫鑫发着高烧来到了上海长海医院。
检查身体后,发现鑫鑫的胸腔里已经有了10多毫升的积液,右肺的阴影是一个卵黄瘤,而且畸胎瘤也越来越大,危及生命安全,必须马上开刀取出。“医生当时对我们说,孩子这么小,开胸手术是有很大危险的。即使是长海医院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治好,他让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曹玉芳说道。看着孩子病恹恹的样子,夫妻两人紧握着双手,他们深深地知道,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跟命运再赌一次,希望老天爷再次眷顾这个可怜的孩子。8月9日,鑫鑫被推进了手术室,虽然是炎热的夏天,但是医院的楼道冰冷幽长,曾武胜和曹玉芳夫妇在手术室外不断地徘徊着,焦急地等待他们唯一的孩子平安归来。
在经历了漫长的手术后,鑫鑫在医生们的帮助下闯过了鬼门关,一道二十多厘米长的伤口贯穿在鑫鑫的右侧肋骨上,看起来触目惊心。妈妈曹玉芳望着儿子不禁泪如雨下,只是不断地向医生说着谢谢、谢谢……在住院观察了一段时间后,鑫鑫出院了,但是由于身体太过虚弱,还是只能卧床休养。虽然孩子还未痊愈,但是曹玉芳夫妇俩心里的负担却减轻了许多,如今只要好好吃药,按时复查,这场噩梦就似乎永远地过去了。
在术后两个多月,10月28日,鑫鑫和父母一起来到长海医院复查,因为鑫鑫的身体稍微好转,医生为他做了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可是这一次,曹玉芳夫妇却没能再笑出来。鑫鑫的肿瘤转移了。
“纵膈生殖器细胞瘤,也就是那个卵黄瘤,是恶性的。复查后,孩子的肿瘤已经转移到肺上、淋巴上,肺部的肿瘤直径已经有9厘米大小,还检查出孩子患有先天的房间隔缺损,必须手术才能把缺损的地方补起来……”曹玉芳紧皱着眉头。强打起精神的曾武胜找到医生,向医生询问转移的肿瘤还能不能手术治疗,医生告诉他,孩子现在身体太虚弱,没办法做手术,如果想把这个瘤子消灭掉,只能通过化疗的方式来慢慢祛除。“当时长海医院已经不能收治了,我们就拿着病历单子到上海的各大医院去问,跑了不知道多少家医院,人家都觉得孩子病情太重,不收治。”曹玉芳说,可是我是孩子的妈妈,我不能放弃他。
我们最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向医生陈述了孩子的情况。”出乎意料的是,医院接受了鑫鑫。“当时真的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去的,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还是想让鑫鑫继续留在世界上。”曹玉芳流着眼泪说。
于是,虚弱的鑫鑫在10月28日住进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并于10月30日进行了第一次化疗。由于身体太虚弱,做完化疗什么都吃不下去,只要一起身就头晕想吐,每天吃的东西几乎都吐了出来。父母看在眼里,也疼在心上。但是化疗是唯一可以让鑫鑫摆脱痛苦的方法,也是当前最积极的选择。
家境窘迫,求助社会,爱心人士齐援手
曹玉芳和曾武胜都是在私企里面做工的,收入不稳定,平均下来每个月不足3000元。这些年负担家用尚可,但是遇到这样的大病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据不完全统计,自从鑫鑫生病以来,大大小小的开销接连不断,看病、路费、药费,林林总总,已经花了十多万元,家里的积蓄也用得精光。为了支付化疗费,曾武胜开始向亲友陆续借钱。可是鑫鑫化疗一次就要一万多,还不知道效果如何。“医生定的方案是先做3个化疗,看看恢复情况再说。如果能控制得住,就等孩子身体稍微好一点再做一个补洞的手术。估计这一套下来还需要十万元。”司徒镇的许家饭店老板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听闻鑫鑫的事情后第一时间在微信圈里发起了募捐。在看到图文消息后的半个小时里,公众号的500多个粉丝都被深深震撼,大家都踊跃地捐款,希望能帮上这个受苦的小男孩。司徒镇爱心舞蹈队的丁川娣在接到消息后也纷纷帮忙宣传,半个小时募捐到了6000元善款。“孩子的奶奶找过来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哭,说孩子还躺在床上起不来,为了看病,家里的房子都卖掉了,实在没办法才找好心人帮忙,实在是太可怜了。”一位爱心人士说道。10月31日,爱心舞蹈队举行了一场公演,一方面慰问司徒镇贫困的孩子们,一方面为鑫鑫筹款,现场的观众在听到介绍后纷纷倾囊相助,美亚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也来帮助这个小老乡。短短几天,爱心人士就帮助鑫鑫筹到了一万多元善款。“虽然这些钱对于鑫鑫家来说可能是杯水车薪,但都是司徒镇同乡们的一份份心意,希望孩子能够早日康复,开开心心地重返校园。”丁川娣说道。
而对于鑫鑫和她的家人来说,过去的日子固然是艰辛、痛苦的,但是至少还有希望在前方指引着。“我们两人都已年近四十,估计以后也难再有孩子,鑫鑫是我们的心头肉,不管多苦多难,我们都会坚持下去的!”曹玉芳说道。
(尹媛 刘伟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