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名旧同事聚成一个群,30多年的牵挂串起一片情——
“小微信群”释放“大家庭爱”
冯和平和部分群友合影。
“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段时间他们对我的嘘寒问暖,贴心陪伴,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昨日,经历过两次中风的冯和平对记者说道。
冯和平年过半百,但一直没有成家,早年从丹阳丝绸厂下岗后,光景不是很如意,现在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前,没人陪伴的晚年生活倍感凄凉。但自从2016年6月11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让冯和平的日子阳光了起来。
冯和平口中的“他们”,其实就是下岗前的旧同事,他们都来自于一个车间,2005年单位解散后,这些人都互相失去了联系,冯和平也不例外,独自一人过着自己的日子。然而,2016年6月11日,原单位后道车间的段月俊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起初只有几个人加入,由于微信在手机用户间的普及度,很快更多的旧同事也都加入了进来。虽然多年不见,但以前的感情仍在,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我们这群同事大概有30多年的感情了,这么多年未见,在微信中一聊倍感亲切。”段月俊感叹到。
在很短的时间内,段月俊建立的这个微信群成员就发展到50多人。“以前一个车间都有一百多号人,现在能联系上一半人已经很不容易了。”段月俊通过微信群聊了解到了一些同事的境况,对于家庭出现变故,身体出现状况,日子遇到困难的同事,他都组织其他同事一同探望慰问。群里一名叫祝巧珍的女士告诉记者,当年他们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在一起共事了,以前的人淳朴踏实,建立了深厚的同事情,后来大家共同面对下岗的命运,也都相互鼓励着。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家在离厂后各有各的境遇,通过彼此了解之后,感觉更加亲了。“就像一家人一样!”祝巧珍说道。
由于身体的原因,冯和平没法聊微信,他的近况被同事袁正林得知后,组织了其他同事一起施以援手。后来,他们还自发组织起来去看望冯和平,不仅给他经济上的帮扶,还给予精神上的慰藉,这些都让冯和平倍感亲切。更让冯和平意想不到的是,部分闲暇时间比较充裕的同事还时常来陪他聊聊天,说说话,这让他消除了很多孤独感。为此冯和平这样说:“他们完全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戚在走动,我感到自己平淡的生活热闹了许多。”冯和平甚至表示,等他身体好转的时候,写一封感谢信给他可爱的同事亲人们。
除了给冯和平送去关爱外,群里的同事还为个别家庭出现变故的人给予了帮助。一个姓杨的女同事因为丈夫不幸离世,自己又得了病,家人无暇照顾,群里的同事们得知后立即赶到医院,像亲人一样整晚整晚地进行陪护。大家都纷纷伸出援手,真正像一家人一样忙碌着。“我们群里还有两个人因为得了癌症,生活陷入困境,我们也组织起来给他们捐了款。”祝巧珍补充道。
如今,微信群保持着热度,更像是一个“微家庭”一样,充满着温暖,大家通过发红包的方式捐款施援手,也通过聊天表关心。每天一大早大家就会发问候早安的各种表情,还适时地分享一些有趣的链接,更重要的是,由于“微家庭”的存在,很多平时爱打麻将的人不再沉迷其中,日常生活也丰富了起来。而对于冯和平这样的群友来说,更加受益于“微家庭”带来的温暖和鼓励。一些之前不是很爱讲话,不擅长沟通的人,也在这个群里找到了自己的发挥地,变得开朗起来。
群友们坦言,他们这帮旧同事都经历过下岗浪潮,之后各自打拼,经济条件虽说都很一般,有的甚至较为贫困,但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陪伴,心灵上也有了寄托,充实了生活。
(张敏 王孝风文/摄)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