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将来临,而今年网络大促的亮点,莫过于各大网络商家都纷纷打响了预售战,推出了支付定金超额抵用现金的优惠活动,抛出了“实付低过双十一”的诱饵。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每年的“双十一”过后都是有关网购投诉的高峰期,其中大多为假冒伪劣、货不对板。对于今年定金抵现的做法,也特别提醒消费者在抢购商品时需擦亮眼睛理性消费,支付定金一定要三思而行。
>>定金单款专用退货不退定
网购达人冯女士这几天正在网上忙着付定金,她告诉记者,自10月下旬以来,她的手机就收到了不少网络商家发来的“双十一”预售短信,网商声称支付定金可双倍抵现,并强调支付定金购物金额将低于“双十一”。“今年天猫的套路和往年不一样了。”冯女士说,原来的收藏、加入购物车变成了预付定金。“定金一般在10元至50元不等,支付定金时需要买家先同意一个定金不退的规则,也就是说买家一旦拍下了预售商品,即使事后后悔不想买了,已支付定金也不能退回;如果超过了尾款付款时间未支付,系统同样会关闭订单,定金也不退。”支付定金成功的买家,可在“双十一”当天支付预售商品尾款。 采访中,记者发现,和冯女士一样,不少有过网购经历的市民近期都收到了网络商家的“双十一”预售消息,多数商家都表示支付定金可超额抵用现金。昨日,记者也登录天猫看到,确实有许多商家都开启了“预售模式”。不过,也有部分商家并未参与,一品牌鞋店网络商家就向记者坦言:预售只是玩个概念,里面并没有多大的优惠,而且定金使用的限制比较多。”她说,比如买鞋,定金抵现仅为单款专用,只能换码数,不支持换款式,如果款式不合适或者拍错款式需退款,定金将不予退还。所以,她提醒,如果不想在今年“双十一”买到更多的“鸡肋”,买家比往年更要擦亮眼睛、掐准时间,否则支付的定金就都将打水漂了。
>>"双十一”促销陷阱多
随后,记者也咨询了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不少商家会以交定金可抵用双倍金额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提前交纳定金,但消费者交纳定金前一定要货比三家,看清预售规则,一般预售规则要自己点击才能显示,了解退货时定金是否退还、尾款支付时限和“七天无理由退货”等,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工作人员特别提醒,消费者在付款时,应当注意“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定金一旦支付是不可退的,而订金是可以退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切忌盲目支付定金。另外,在预付定金交易上,消费者应多留个心眼。由于预付定金猫腻多,网上部分商家设置了预付定金制度,以参与预订的消费者越多商品的成交价格越低来吸引消费者,促使消费者在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消费者参加预订与最终成交价的时候预付了定金。商家同时又规定,如预付定金后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不支付尾款,定金归商家,如是商家原因不发货,则只退回定金。
除此之外,双十一”期间还有哪些常见的销售陷阱呢?据介绍,领券容易用券难,大多数网购商家都会参与发券、返款红包等活动,但参加活动的商品却很少,最后往往是拿着优惠赠券找不到地方花;虚假打折,有的不法商贩会先提高商品售价,但折后价格实际上还是原销售价格,甚至高于原销售价格;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低价商品中不乏品质存疑的假货、水货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现象更容易发生在“山寨”流行的电子数码产品领域。市场监管人员提醒,双十一”期间应谨慎选择,切莫被推销陷阱所迷惑。
提醒:学会利用“反悔权”
据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每年“双十一”过后,都会是一个有关网购投诉的高峰期,其中大多为假冒伪劣、货不对板。那么,喜爱网购的消费者在买到假货后应如何解决呢?
对此,市场监管人员提醒,消费者如果发现所购买的是假货,第一步就是收集证据,用相机拍下商品各个角度的照片,还有与卖家沟通的聊天记录,以备投诉时使用。收集完证据之后就可以通知卖家了,与卖家协商时注意别掉进卖家的聊天陷阱,要清楚说明自己收到的是假货,并询问卖家为什么是假货、为什么与之前的描述不符。另外,看卖家是否加入7天无理由退款,如果已加入,那就可以要求卖家退款并由卖家承担运费。如果退货或赔款与卖家未达成一致,可对卖家进行投诉,投诉时需提交各种证据,电商服务人员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裁定。如果电商所做出的决定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建议向消协进行投诉,可把卖家和电商平台一起投诉,投诉卖家是因为其卖假货,投诉电商是因为其监管不力。通过以上几个方法如果最终达成协议,就把商品邮还给卖家,记得要保留物流单据,以免卖家赖账。最后,在卖家退款之后,一定要及时查看,以免金额不对。
另外,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合理使用反悔权,若消费者收到货物不满意应及时与商家沟通。一旦出现网购纠纷,消费者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实体店铺所在地的有关部门举报或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