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级的“豪华”公厕,为何频频“受伤”?

核心提示: 近日,记者走访了城区一些新建和改造的公共厕所,发现部分公厕的水龙头、门、马桶盖等都出现人为损坏现象,而主要原因则是少数如厕市民不爱护公共设施,不文明如厕造成。

新升级的“豪华”公厕,为何频频“受伤”?

环卫呼吁市民文明如厕    

公厕3

公厕2

公厕1

 “哎,是谁这么缺德啊,好好的自动感应洗手装置被损坏了!”10月31日早晨,负责阜阳路公厕保洁的保洁员痛恨道。近日,记者走访了城区一些新建和改造的公共厕所,发现部分公厕的水龙头、门、马桶盖等都出现人为损坏现象,而主要原因则是少数如厕市民不爱护公共设施,不文明如厕造成。

市民反映:

“方便”之门不方便

“今天这里的水龙头怎么坏了,洗不了手,真是急死人。”31日早晨,家住阜阳路的市民徐师傅向记者反映,因为他家住阜阳路,经常在这里的公厕方便。可当天如厕后,他却发现刚刚安装不久的自动感应水龙头不出水了,仔细一看,原来是水龙头的自动感应装置被人为损坏了,我们都养成了一种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洗很不习惯。”徐师傅说,习惯被打破,感觉特别的别扭和不自在。

而在迎春桥附近的一座新建公厕门口,刚如厕出来的范阿姨怨恨道,“是谁这么缺德啊,好好的坐便器的盖子竟然被偷走了……”范阿姨告诉记者,不久前,这里的公厕改造一新,里面的设施简直就和宾馆、大酒店的一样,前来方便的人,心情都感到非常舒服。谁知,当天早晨,崭新的坐便器盖子不见了踪影。

记者调查:

公厕设施损坏严重

当天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阜阳路附近的一处公厕。“昨天这个自动感应水龙头还好好的呀,今天怎么就不出水了……”一进门,刚如厕出来,准备洗手的付师傅,看到崭新的水龙头嘀咕着。随后,记者上前也试着按一下水龙头,果真没有水出来。纳闷中,记者低头看了一下洗手池底部才发现,原来这里的自动感应红外线装置遭到人为损坏,接水软管也掉在地面。在现场,和付师傅一样,刚上完厕所准备洗手的市民只能无奈离开。随后,记者走进男厕内,只见一扇门的把手也不翼而飞,门板上只留下一个把手孔。“这里的公厕才改造一个月,厕所里的设备就遭到损坏,这些人太没素质了。”家住附近的胡师傅摇摇头无奈地说。

随后,记者走访了城区一些新建和改造一新的公共厕所,发现不少公厕内均有被损坏的设施,如水龙头、门把手、衣物挂钩、水软管等。“乱涂乱画都是小事,最严重的是里面的设施频频遭遇黑手,这样的事情,几乎每隔几天都有发生,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华阳所工作人员无奈道。

环卫呼吁:

希望市民文明如厕

记者从环卫部门了解到,公厕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城管局环卫处对市区公厕进行摸底调查,最终确定对全市30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该工程也纳入了2016市政府重点建设工程。按照文明城市、优秀管理城市创建的要求,今年计划实施的30座公厕升级改造工程正在逐步推进,截至目前第一批已完成改造的公厕已经全部对外免费开放,确实为市民提供了很大方便和“星级”服务。然而,仅仅一个月不到,部分公厕却遭到人为破坏。

“最近,阜阳路公厕一周内,软管被损坏、盗走3次,海会新村附近公厕的门板遭到脚踹,导致损坏3块,迎春桥公厕残座一周内马桶盖被盗2次,还有一些公厕内的烟灰缸被压扁、盗走过多次,门板上的把手被卸走……”环卫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另外,一些市民如厕还特别不文明,有的人把手纸随意扔在纸篓外,有的人抽完烟将烟头乱丢,也有的人将烟头在门板上弄灭,导致门板上留下被“烫伤”的印迹等等,致使公厕很受伤。由于公厕属于隐私地方,又不能安装摄像头,这就给环卫部门在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难度。

“我们希望新闻媒体能曝光一下,杜绝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环卫部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但是,为保证市民能有个舒心的如厕环境,环卫部门一旦发现公厕设施被损坏,就会当天进行维修,做到“日检查、日汇报、日抢修”。同时,环卫部门也希望广大市民自觉爱护公厕的公共设施,积极制止和举报破坏公厕设施的行为,若发现有小偷行窃可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及时通知环卫部门。

记者感言

公厕内的每一个设施,都体现出看得见的文明,也折射出诸多看不见的文明。公厕环境以及公厕设施的维护,直接反映出每一个市民的文明素养。

眼下,我市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改造一新、全面升级的公厕不但方便大家如厕,更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公厕仅靠环卫部门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公厕的卫生和设施尚需每一位市民自觉维护。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