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切忌盲目支付“定金”

核心提示: “双十一”即将到来之际,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及市消委会等部门近日相继发布了网络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务必牢记“三个切忌”,坚持“六个不轻信”,谨防掉入商家设置的“低价促销”陷阱。

网购,切忌盲目支付“定金”

我市有关部门发布“双十一”消费警示

“双十一”即将到来之际,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及市消委会等部门近日相继发布了网络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务必牢记“三个切忌”,坚持“六个不轻信”,谨防掉入商家设置的“低价促销”陷阱。

市商务局提醒,在网购前,消费者务必牢记“三个切忌”。切忌消费随意化,冲动消费的结果往往是“疯狂一天,后悔三月”。切忌盲目支付定金,“‘定金’和‘订金’是有严格区别的”,工作人员解释,定金一旦支付是不可退的,而订金是可以退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切忌盲目支付定金,下单前一定要确认该商品是否属于“七天无理由退货”范围。另外,切忌放弃投诉权利,在遇到纠纷时不能向商家妥协,懂法、用法,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次,在购物过程中,要遵守“六个不轻信”的原则。首先,不轻信朋友圈的推荐,据介绍,近年来,朋友圈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商家“普发”推销信息的圈子。为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消费者应当选择正规平台、熟悉商家进行购物。

“搜索引擎服务商不一定会对搜索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通过付费或技术手段得到的推广排名,往往言过其实”,市场监管人员建议,购物时也不能轻信网络引擎的搜索结果,该结果只能作为消费者网购的参考。同样,网站的宣传也不能轻信,网络虚拟信息和线下体验肯定存在差距。对于喜欢线下看货、线上购物的消费者,市消委会工作人员提醒,绝大多数商场专柜不对网购商品提供验货服务。同时,消费者还不能轻信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这类网址链接具有很强的欺骗性,通常伴以极具说服力的文字描述,以熟人身份进行发送。在没有任何安全防御机制和意识的情况下,打开此类链接后,消费者的身份财产信息可能已经被盗取。此外,网络消费不轻信网站上的商品评价和成交量。据悉,部分网站为了吸引消费者,通过虚假宣传甚至“刷单”等方式影响评价和成交量。因此,消费者应谨慎地参考商品评价和成交量。同样,商家的“大促销”行为也不能轻信,先提价后打折是一些商家惯用的伎俩,消费者要尽量选择熟悉的商品下单。(朱彤 宏毅 溢真)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