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天波城的花建云先生今年已经70岁啦!当记者见到他时,精神矍铄的他阳光满面,与老伴梁红仙过着充实、快乐的晚年生活。望着老两口其乐融融、相敬如宾的样子,记者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成就了他们如此阳光的晚年生活呢?”花建云这样回答记者:“是好的家风!”
动荡年代:不放弃拼搏心
花建云回忆称,自己于1946年出生于淮安一个生活条件较为富足的家庭,到了动荡的年代,父亲被批斗,他们一家人的命运也受到了影响。年幼的花建云不得不跟着姐姐转到丹阳讨生活。尽管当时生活条件变得大不如前,但是花建云在父亲和兄弟姐妹的鼓励下从来没有丧失过拼搏心,无论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他如何不利,花建云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努力。“后来找了份工作,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我始终得不到提升,前途很渺茫。”花建云叹道。
之后,花建云父亲的“平反之路”让他明白了不放弃不气馁的意义,也就在那刻起,花家的家风正式形成:要勇于拼搏,永不言弃。于是,花建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凭借自己的真本领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并在1987年顺利入了党。“我父亲的毅力值得我佩服,他那么大年纪了还可以如此坚持下去,我又有什么借口不努力呢?”花建云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家风,他今后的人生也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着。
相互尊重:教子女尽孝心
父亲的坚持终于让他自己平了反,尽管还存在一些遗憾的地方,但子女们的尊重和宽慰,让他以平和的心态离开了人世。父亲临终前,我们对他一生平反的坚持表示尊重,他那么大年纪还耿耿于怀一些事情,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我们除了尊重还对他进行了安慰。”花建云对记者说,他们兄弟姐妹对父亲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下一代。花建云的子女们也非常尊重他的每一个决定。
晚年的花建云总是“闲不下来”,不仅兴趣爱好广泛,还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有时候难免有点劳心劳力,甚至还要自掏腰包。对此,子女们的观点是:只要父亲感到高兴,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都支持!”花建云拿出一叠活动资料告诉记者,他最近又组织了一场有关京剧演出的活动,做了大概的想法后,女儿十分支持,还特地为他做好了文字方案,让花建云省了不少心。其实,这么多年来,像类似的支持,子女们尽心尽力做过很多回,花建云自己也知道,子女们是因为尊重自己,才那么支持自己。“孝顺孝顺,其中一个字就是‘顺’!”花建云表示,和子女们保持相互尊重的态度,才真正教会了他们如何尽孝。
乐观豁达:常传播知足心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花建云之所以老有所乐,也和他秉承父亲的家风有一定的联系。他这样描述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精神:吃亏是福,享受的是精神。花建云的父亲一生没有赶上好时代,但是一颗知足心也让他了无遗憾地离开了。花建云和兄弟姐妹们到了晚年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果实,便已经感觉非常幸运了。
“我们这辈人苦过,也奋斗过,现在也可以享受富足的晚年时光了,何必再去计较什么呢?有时候哪怕吃点亏也用不着在意,大家快快乐乐地相处就是缘分,就是福气!”花建云说,生活中难免会碰到斤斤计较的人,但他总是一脸笑容地开导对方,用自己的心态去感染对方,因此,晚年的花建云不仅自己过得丰富多彩,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由于年纪的关系,花建云的身体也出现了一点问题,但终因他乐观豁达的心态,身体情况得到好转,花建云更加珍惜晚年幸福的时光。在老伴的精心照料、子女们的热心陪伴下,花建云感到很知足。每当周围出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时,他也会及时伸出援手,这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了。
“一个人出自怎样的家庭,家风是什么样的,那么他(她)也将是怎样的一个人,所以,我认为,家风对一个人,乃至一代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花建云最后总结道。(马腊花张敏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