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一摞的诊断
张金芳
张金芳家老旧的房屋
张金芳家住在司徒张寺村的闸头自然村,几十年的老屋子如今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原本雪白的墙面也因为年久而变得灰黑。当记者踏进张金芳家的时候,他刚刚为老伴烧完百天祭,一头白发的他坐在椅子上,说不出的落寞。几年间,经历了老伴患癌,自己患癌,老伴离世的他来不及回忆过去的悲伤,一场场犹如噩梦的过往都让一家人不堪回首,痛断心肠。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但是命运并没有让一切停下来的意思,而是让张金芳再尝一次心脏病痛之苦,而未来,又在何方呢?
发妻重病
他陪伴辗转求医
张金芳今年70岁,妻子唐连英68岁,两人多年夫妻,感情一直很好。2014年4月,天气渐渐变热,市面上的西瓜也卖得好了起来。一天,张金芳买了一个西瓜回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吃起了西瓜。晚饭后,唐连英便开始打嗝,并且间歇地感觉胃不舒服,隐隐作痛。想到也许是吃西瓜的缘故,一家人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可是唐连英的打嗝却越来越厉害了。“农村人不把身体当回事,我们当时只是觉得她可能胃不舒服,或者是着凉了,就去卫生院拿点药片回家吃吃。”张金芳说道。
但是这之后接连三四个月,唐连英的症状并没有减轻,最终张金芳觉察出了异样,带着妻子来到了市中医院,想仔仔细细检查一下哪里出了问题。其实当时去医院的时候我心里并不是特别担心,自己估摸着可能是胃炎或者别的什么病,可是没想到查出来是个大病……”张金芳说。在市中医院,医生听到症状描述后立即要求做胃镜,结果医生看到诊断后立刻确诊,唐连英患上了胃癌,而且是恶性的,现在已经到了晚期。
张金芳听到医生的诊断后十分惊诧,他做梦也没想到癌症这样的病会落到自己家人的身上。费了好久的精神,张金芳才缓过神来,他勉强镇定下来,向医生询问治疗方法。医生告诉他,基于唐连英的病情严重,建议立即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市中医院的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做好这台手术,建议张金芳能带着唐连英到大一点的医院做手术。张金芳听罢便找来家人商量转院。当时有朋友告诉我们说上海仁济医院治疗肿瘤特别有经验,我和家里人一商量就定了去上海仁济医院治疗。”张金芳说:“其实当时钱也比较紧张,但是躺在病床上的是我老伴,换作是我躺在床上,她肯定也愿意去花钱治我的病。所以我又和亲戚朋友借了点钱,动身去了上海。”
2014年12月23日,在老伴的陪伴下,唐连英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切除了全胃、全胆、全脾。三个多月的担心与纠结,在手术车推出来的那一刻全部化为乌有,张金芳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手术后的一个月中,张金芳一刻不离地侍候在老伴身侧,看着老伴一天天地在恢复,张金芳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突降厄运
妻子无奈撒手人寰
2015年1月,手术后恢复良好的唐连英顺利出院,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回到了司徒的老家,准备迎接新生活。
由于唐连英病情较为严重,医生要求其术后仍需6个疗程化疗。因此张金芳在接回妻子后便开始准备带妻子化疗。此后的一百多天里,张金芳时时陪伴在妻子身边,先后来到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化疗。化疗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挑战着病人的意志力。唐连英在坚持做完了一个疗程之后,却感觉到四肢渐渐有一些疼痛。一向刚强的她起初并不在意,但是随着疗程的深入,她渐渐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异样,终于在做完第五次疗程后由于全身骨痛难忍不得不向医生提出了仔细检查身体的请求。
张金芳听后十分担心,但也不敢多想,便带着妻子进行了全方位的身体检查。核磁共振的结果让在场的医生也哑然,唐连英的癌细胞扩散了。听到消息后不敢相信,为什么手术做了还会扩散……”张金芳回忆着,当时的诊断是不仅扩散到骨头,还扩散到了淋巴,医生就说治愈的希望不大了,但是作为家里人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她。”张金芳说。于是,唐连英开始了放疗,希望能对病情有所控制。
但是,天不遂人愿,尽管进行了一个月的放疗,但是唐连英丝毫没有好转,身体反而一日日地消瘦,虚弱的不得了。“医生告诉我们,已经没有希望了……”张金芳回忆道:“可是没有办法了,家里实在是没钱,就听了医生的建议,把老伴接回家。”两个月后,唐连英不堪疾病的折磨,挥别了爱她的亲人们。
造化弄人
送走老伴自己又遭难
去年的6、7月份,张金芳渐渐发觉自己肠胃不舒服。因为要照顾患病的老伴,张金芳并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体,只等到妻子稍微好转些,才赶到云阳医院做了胃镜。但是也没看出什么,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年的3月份,张金芳还是觉得肚子隐隐地疼,于是他来到市人民医院,想仔细地检查下身体。但是当医生宣布诊断结果的时候,张金芳发现医生三缄其口,总是绕来绕去的,并且让张金芳回避,向张金芳的儿子道出了他的病情。在要强的张金芳催促下,儿子不得不告诉他他已经患上了升结肠癌。
这次张金芳没有太多的慌张,他的心系在重病的老伴身上。“查出来的时候就要求做手术,幸好我的还可以做,做好了没准还可以伺候老伴。”张金芳说道:直到今年3月19号,我在儿子的陪同下做完了手术。因为家里没有钱了,就早早地出了院。”为了节省开销,张金芳在市人民医院手术和化疗,20天一次的化疗很快让他变得衰老,也让他饱尝了疾病的痛苦。在4个疗程痛苦的化疗结束后,张金芳接受了例行检查。
“医生在检查的时候就对我说,这心脏怎么跳得这么慢。我回忆了一下,想起来那段时间我的确有胸闷气短的感觉,睡觉的时候总感觉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喘不上来气。”在全身检查结束后,医生告诉张金芳,癌症已经大大改善,但是心脏跳动减慢,需要手术植入起搏器才能恢复心脏活力。当时我心脏最慢的时候一分钟只跳动20次,最快只有46次,已经远远低于常人,医生说再这样下去会危及生命的。”张金芳说:“可是我没办法做手术,治病已经花了太多钱,心脏起搏器实在买不起。”
债台高筑
救心之路漫漫无期
这几年,张金芳家没有“消停过”。老伴的生病、住院、手术、殡葬;自己的生病、化疗、手术都让家庭负债累累。老伴生病的那时候,家里还有点钱,但是癌症这个病不是花几万块钱就能治好的。”张金芳说:“去上海做手术也花了不少钱,不包括路费和其他费用,老伴一个人花在医院里的钱已经45万了,加上我前前后后花的10万元,这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到现在为止,我家还欠着30万元左右的债没还,你说我还哪儿有钱去买5万元那么贵的心脏起搏器来装啊。”
张金芳说,因为之前老伴生病,自己向亲戚朋友借钱到现在还没还,心里特别过意不去。“亲戚都借遍了,没还钱总不能再找人家借吧,咱们也张不开那个嘴!”张继芳拿出了一个空空的药盒:这里面原来装着医生给我配的调心脏频率的药,60块钱一片,做不了手术只能靠吃药维持着,但是药太贵了,我一天要吃6片,就是要吃掉360块钱,我们这样的家庭哪里还能负担得起。所以这次吃完了也没有钱来买了。化疗更不用说了,等攒够了一万块钱再去吧。”张金芳夫妇一辈子都是种田为生。虽然他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小工,但是为了养孩子、置房子,家里的钱也花得精光。好不容易有点积蓄,却一个接着一个地生病。张金芳夫妇有一个儿子,平时主要打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儿媳妇在企业上班,一个月工资也不到2000元,还要负担正在上大学的孙女的日常开销。“如今,家里的田都被承包了,我只有一个月105块的养老保险收入,这样算下来,根本入不敷出。”张金芳说道。
如今,张金芳只能待在家里,“因为心脏不好,只能做些轻生活计。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张金芳叹了一口气。(刘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