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几年来,儿童被锁车厢导致意外发生的事故频频见诸报端,而因家长粗心导致孩子被自动升降车窗“咬伤”的情况也不少见。对此,有车辆维修师傅提醒,目前关于孩子乘车安全的车辆人性化设计并不多,在行车过程中主要靠家长防范来减少对孩子的误伤。
近日,市民费先生带孩子驱车前往南京游玩,开车行至一服务区加油。当时,费先生下了车,其妻子与两岁大的孩子便留在车里,由于好奇,孩子趴在打开的车窗上看着工作人员加油。惊险的一幕发生了,原本开着的车窗突然间升了起来“咬住”了孩子的手,孩子顿时疼得哇哇大哭,费先生被吓得脸都绿了,赶紧开启车锁,才将孩子的手“解救出来”,费先生不免责备车中的妻子。一旁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劝说,还告诉费先生早两天也发生了这样的意外。费先生还告诉记者,平常孩子在家坐车还喜欢把头伸出窗外,作为家长虽然知道这样很危险,但有时候敌不过孩子的哭闹还是会心软地让她伸出去看看。“上次被夹到手应该是她的脚触碰到自动升降的开关了,以后再也不敢让她这样做了,万一夹到头就完蛋了。”费先生心有余悸地说道,但他也表示,自动升降车窗确实没那么安全,如果车子有车窗锁还好,没有的话,作为家长就要看好了。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自动升降车窗“咬手”的事故并非少见,造成此类事故的原因大致有两个:家长粗心,关车门、车窗时没注意到孩子的举动;孩子贪玩,自行打开车门、车窗。那么,如何才能减少这样的意外伤害呢?有车辆维修师傅介绍,目前关于孩子乘车安全的车辆人性化设计并不太多,只有儿童座椅、儿童锁和车窗防夹手功能。
“虽然现在大多车子都采用防夹玻璃,但为了安全起见,驾驶员在上车发动车前,一定要注意使用儿童锁、车窗锁。”这位师傅提醒道。(陈晓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