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八旬夫妻的养生之道,学起来!

核心提示: 重阳节到来之际,记者拜访了家住胡家场的一对八旬夫妻束寿康和陆素娥。束老先生今年88岁,他的老伴刚好80岁。二老都精神矍铄,能动能走,可与记者“零障碍”交流,让人佩服。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说起养生保健,二老都很感兴趣,愿意与更多的老年人分享。

    束老先生与老伴合影。

    88岁的束老先生看报纸时视力依然很好。   

重阳节到来之际,记者拜访了家住胡家场的一对八旬夫妻束寿康和陆素娥。束老先生今年88岁,他的老伴刚好80岁。二老都精神矍铄,能动能走,可与记者“零障碍”交流,让人佩服。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说起养生保健,二老都很感兴趣,愿意与更多的老年人分享。

吴二林 张敏 文/摄

每天自行按摩一小时

束老先生与记者分享的第一养生“要诀”是按摩。只要手能摸得着的地方,每天按摩两次,每次半个小时。”束老先生一边说,一边给记者示范。只见他先用手在头部进行小幅度的按摩,然后开始分别摸自己的耳朵。“从上到下,顺着耳廓摸二十次就好。”束老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8点起床后,都会按照这个次序做一遍按摩,午睡结束后还会做一遍。而且他还坚持睡觉前洗脚,边洗边用手指按摩脚心。束老先生称,他也经常关注养生类的信息,之所以选择简易的按摩方法,是因为人体的各个器官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联,常按摩对身体各项机能有益。

如今88岁的束老先生能走能动,耳朵眼睛都很好,说话也清晰,记忆力还不错,可能与他坚持按摩有一定关系。

午饭主食多为二两面

记者了解到,在饮食方面束老先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午饭的时候他通常吃一碗面,大概二两左右。对此,束老先生说,麦子的生长周期是最长的,吃麦对身体有好处,而面是由小麦做的,所以他喜欢吃面。不过他每顿也不会多吃,一般控制在二两左右,不撑肚,还搭配着吃一些菜。

不过,束老先生也注意粗粮的摄入,早餐他都会吃一些粗粮、有时候吃鸡蛋、蛋白粉,或丹阳人都爱喝的大麦粥。至于吃饭的时间,束老先生与老伴也是很有规律的。据陆奶奶介绍,他们午饭都是12点准时吃,因为吃完之后还要安排午睡,如果不这样,作息时间就会打乱,不利于休息。

运动与休息交替进行

束家二老之所以80多岁了能行走自如,和他们注重运动也有很大关系。束老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早饭后和午睡后,都会在院子里踱步一段时间,感觉累了就回房间休息,晚上准时10点半睡觉,而且他的睡眠也很好,所以精神状态保持得不错。陆奶奶也同老伴一样,每天也是运动、休息交替着进行。她每天五点就起床了,起床后稍微梳洗一下,做点家务后就到院子里走走,活动活动。而到了上午9点多的时候,她通常躺回床上小睡一会儿,恢复精神后,继续一天的事情。当然,每天傍晚时分,她也会像束老先生一样继续到院子里散散步。

由于陆奶奶比老伴年轻了8岁,因此,走起路来利索很多,有时候也搀扶着束老先生一起散步、活动。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陆奶奶还告诉记者,要想身体好,保持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束老先生也很赞同这个观点,他称,老伴的年轻时性格就开朗,对人和善,因此朋友很多,即便都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还有很多老同学相互来往着。她们年龄都这么大了,还组织同学聚会呢。”束老先生笑着说道。

“对人要宽,对自己要严。”这是陆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因为这句话,让陆奶奶至今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无论是对老伴还是对待子女,她都宽以待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二老之间有着令人羡慕的默契,例如,陆奶奶耳朵有时听不清楚,只要束老先生重复一遍,陆奶奶就能领会。当然,束老先生有什么想说想做的,陆奶奶也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而且好的心态也能互相影响,二老的生活因此过得清净舒坦。

让兴趣爱好锻炼脑子比起保养身体,二老还很注重预防大脑衰老。束老先生喜欢读书看报,关注时事新闻;陆奶奶喜欢听戏、追剧。这些个人爱好让二老的大脑每天都能得到锻炼。

束老先生称,他家里订了《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丹阳日报》等五六份报纸,他每天一份份翻阅,而且成了他的多年的习惯。

尤其是《丹阳日报》,束老先生看得更加仔细。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我们就不会与社会脱节。”束老先生说,他还有一个“每日必看”,那就是电视新闻,有些社会问题常常能引发他的思考,正因为大脑常常处于思考状态,不容易衰老。

陆奶奶也是如此,她喜欢看越剧、锡剧、丹剧和黄梅戏,演员们演到了哪一场?演得怎么样?她都能发表些观点出来。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她追起剧来还真不慢于年轻人呢。“别让脑子闲着,多动动就能防衰老。”陆奶奶说道。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