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周思佳依旧面临危困

核心提示: 如今,一年过去了,孩子怎么样了?家里都还好吗?周思佳的妈妈刘亚红通过电话向记者进行了述说……

IMG_3562

相信“大爱丹阳”的热心读者们对“周思佳”这个名字并不陌生。2015年12月,年仅5岁、突患白血病的周思佳小朋友正式从“大爱丹阳”进入大家的视野当中。此后,爱心人士纷纷出手相助,慈善总会、社会爱心组织各尽其力,帮助他们暂时摆脱困境。也许,此时读报的你依然记得大泊幼儿园中孩子们对周思佳“赶快好起来”的童声细语,记得周思佳妈妈接受传奇爱心联盟捐助时候颤抖的双手和失声的哭泣……如今,一年过去了,孩子怎么样了?家里都还好吗?周思佳的妈妈刘亚红通过电话向记者进行了述说……

“感恩社会好心人,孩子好了很多”

谈及思佳的病情,母亲刘亚红话语间稍显轻松:思佳自从去年11月份住院以来,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真的是太难忘了,孩子经历了各种折磨,幸好现在好些了。”据介绍,周思佳入院以来,每个月做一次化疗,化疗半个月,休息半个月,如此往返在家与医院之间。前几日,周思佳第十个化疗周期已经全部结束,一身疲倦的刘亚红和丈夫在回到家后获得了暂时的休息。

“孩子年龄大一些,化疗的耐受力就好一点,除了做骨穿很痛苦之外,孩子几乎不怎么闹了,这一点我很欣慰。”刘亚红说:周思佳能够做化疗,恢复身体,离不开亲戚朋友和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忙,在此我感谢你们,谢谢你们帮我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孩子,真的特别感激。”望着在一边玩耍的孩子,刘亚红常常叹气,其实孩子只是表面上好一些,平时基础检测血小板还是不达标的。“等到明年四月份,做完所有疗程后会有一个大评估。那个是孩子全面的检查,是评判孩子身体是否治愈的关键。不到结果下来那一天,我就不能放心。”事实上,十个疗程,不仅是对孩子身体的考验,也是对家长心理承受能力的挑战。在化疗过程中,每一个指标的波动都牵动着父母及家人的心弦。渐渐长大的孩子看在眼里,也慢慢的变得有些敏感起来。“我们不在孩子面前表现不好的情绪,但是孩子似乎会察言观色起来,常常变成小大人开导我们,这让我们既欣慰又心碎。”

“现在是走投无路了,但是也得治”

十个疗程,三百多个日日夜夜,父母悬心,孩子受苦。十个疗程,也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负债累累,难以为继。

当初,为了省一些开销,刘亚红和丈夫将孩子带到了老家湖北武汉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治疗,一家人从此开始节衣缩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但是由于照顾孩子住院,夫妻双方均不能外出工作,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到了武汉这里,我老公想办法在外面找了一个零活干,但是实在是没办法坚持。孩子化疗需要全天候有人看着,公婆年事已高,又住在乡下的家里,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我和老公全天陪着。可是哪个单位肯让你一个月上四五天班啊,就这样,没办法工作了。”但是,孩子的病不能不治,夫妻两人只能求亲告友,四周借钱治病。“为了孩子,我们的脸面也顾不上了,打电话给朋友们借钱,只要借到钱,我的孩子就有希望活下去!”就这样,夫妻两个共计借了八九万元,加上所有的积蓄,左支右绌地坚持了十个疗程。

可是,思佳还有四个恢复期,每个恢复期还要一万两千元左右。“我实在是想不到办法了,真的。前几天我在朋友圈里求,说哪位好心人能再帮帮我们,让我们坚持完最后这个阶段,只要熬过去,明年三月份孩子就可以出院了,就能健康了。我们离成功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

“每一天都很怕,但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坚强”

“现在怕两件事,一个是孩子感染,一个是没钱坚持不到最后。”刘亚红说道。

所幸,一年以来,思佳从未感染过。但是在未来这几个月中,这是一家人最头疼最紧张的事。“感冒、感染,一旦发生一个,前期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而且孩子抵抗力太差,会不会发生危险说都说不准。”刘亚红说:“有时候我整夜地睡不着,看着身边的孩子,摸摸他的小手,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但是我知道,我们不能倒下,不能脆弱,只有坚强才能让孩子赶快好起来。不能怕,因为怕也没有用!”面对未来,周思佳一家还在苦苦坚持着,与命运作斗争,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伸出援手,拉他们一把,请致电本报热线:0511—86983110。

(刘伟)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