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让中国梦融入“4G”力量

核心提示: 杭州G20峰会邀请了东盟主席国老挝、非盟主席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塞内加尔、77国集团主席国泰国,以及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参加,使本次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最强的一次。

今年的G20峰会,世界领袖在杭州把脉政经大局,中国主场外交恢宏开启。外交是内政的外延,一切外交活动都是以内政为基础的,从这个角度观察G20,可谓是写为外交读为内政。G20如何为中国发展服务?我们不妨将“G20”这个缩写做一个扩展联想,延伸出新的关键词,和本次G20峰会的主题一并关联解读。

创新与Ground20

“G20”峰会中的G=Group(集团)。在此语境外进行联想,很容易联想到城市土地出让时的地块编号:G20地块——G=Ground(地块)。房地产业代表的传统行业多年来担当着GDP增长引擎的重任,从而引起的高房价绑架国民经济的现象饱受诟病。为了摆脱传统产能和土地财政对基建投资和房地产业的依赖,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系着中国能否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近年来,各主要贸易国贸易保护、投资保护等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保守的外部思潮不利于中国创新战略的开展。回顾世界历史,技术创新始终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纵观世界经济一系列“症状”,根子都在动能不足,实现创新发展是解决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一剂良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创新作为本次峰会的首要主题,即是寄意各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各自国内的商业模式、结构改革等创新,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流通,让创新潜力得以释放。G20峰会围绕创新的系列议题将改善中国创新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

活力与Great20

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风华盛世让可期的未来注定成为伟大的二十年代:G20年代——G=Great(伟大)。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活力,让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运转起来,让世界经济血畅气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充满活力的世界经济有助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也提供了世界经济增长点,目标的契合性让十三五规划与G20的政策框架理念一致、措施一致、周期一致,G20峰会体现着十三五元素。G20杭州峰会上的重点议题,都能在中国十三五规划中找到对应的身影。这不仅体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活动安排和会务准备,也体现出中国向世界分享成功的发展经验和治理智慧的意愿和能力。

中国接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以来,已分别举办了贸易、能源、就业、农业部长会,分别同工商、青年、妇女、劳动、智库、民间社会等各界代表广泛对话,为杭州峰会作了重要铺垫,频繁的交流和沟通让中国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多地为世界所接收。G20杭州峰会体现出放眼长远的治理思路,与中国多年来执行“五年规划”道路不无关系。中国推进十三五规划,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而健康的世界经济将助力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联动与Gao20

G20很容易联想到高铁:G20车次——G=Gao(高)。从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铁路规划到“要致富先修路”的民谚,百年中国铁路梦的实现表明,互通互联是加强经济合作,破除藩篱,促进贸易与投资,在良性互动中形成合力的最佳方式。经济全球化时代,只靠几个发达工业国家,没有新兴市场国家的参与,难以提振世界经济。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正是顺应全球化趋势,升级区域联动举措。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一个“通”字,点明联动式发展的主题。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是相融相近、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与世界各国联动发展,有利于中国国家战略实施,杭州峰会的相关议题将对此大有裨益。

包容与Good Neighbors 20

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构成了复杂的地缘政治体系,20个邻国,既有“芳邻”,也有“扰邻”。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邻国无法选择,我们必须和邻国互为友邻:G20邻居——G=Good Neighbors(好邻居)。友好相处离不开包容,作为峰会主题,包容旨在缩小各国发展差距,分享更多机会给发展中国家,使世界经济增长红利为各国人民所共享;而作为政治理念,包容更是彰显中国大国风范,夯实外交成果的法宝。中国成功与大多数邻国划定了陆上边界,依托的不是单一民族主义情绪,正是互相包容的政治理念。

杭州G20峰会邀请了东盟主席国老挝、非盟主席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塞内加尔、77国集团主席国泰国,以及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参加,使本次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最强的一次。这体现了中国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和坚持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定位。包容性增长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彰显了中国愿与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与担当。当包容成为坚实的政治理念得以推进,也就成为中国外交实力的重器,有力化解中国威胁论,让更多邻国愿意与中国相向而行。(袁媛)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