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的杜秀娣热心肠积极投身公益
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初具的厂房,如今年过五旬的杜秀娣已然成为了一位独立而体面的女企业家,殊不知,创业二十多年来,每一台机器的购入、每一个员工的招募、每一次生意的合作,无不靠她的稳扎稳打,也靠她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杜秀娣说:凡事就怕坚持,也靠坚持,我还会继续拼下去……”
杜秀娣是大泊社区前陈组人,今年55周岁的她,如今已是一家包装印刷公司的负责人,走进她白手起家打拼出来的车间、办公室,可以想像到,二十多年来创业的不易和艰辛。在从事个体印刷工作之前,杜秀娣原先是个上班族,也开过小店,经朋友介绍,她发现个体印刷行业有前景,便开始和丈夫一起在家接活做印刷,这也是现在包装印刷公司的雏形。
创业之路难免风风雨雨,刚开始,杜秀娣夫妇俩就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为了扩大业务量,他俩几乎天天往外跑,上门毛遂自荐自己的业务和水平。“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眼镜市场,那边商户多、客流量大。”杜秀娣告诉记者,为了增加好感、获得商户的信任,她曾连续好几天都去人家店里帮忙干活。自然,有付出就有回报,踏实肯干的杜秀娣也因此谈成了生意。“有生意做就很开心了,苦点累点也不要紧。”杜秀娣说,那时,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和丈夫干活到夜里12点,第二天早上四五点就起来,虽然两个人忙得十分疲累,但他们也没舍得请个帮手回来做:“挣点钱不容易,哪舍得花这个工钱啊!”
就这么没日没夜地打拼了四五年后,杜秀娣的印刷工作开始有了起色,随着业务量的增多,她便请了帮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杜秀娣开始琢磨引进一种折边的机器,由于机器的价格不菲,谨慎的杜秀娣还把自己的产品带到机器厂家去进行现场试用,在看到这台机器的确能够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保证质量,她这才花重金购买,果不其然,杜秀娣的细心和胆量让她收获颇丰:一台机器就能抵十个工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通过多年的勤劳奋斗,杜秀娣已经走上了富裕道路,自己也成为了一名企业家,但她却从未因此居高临下。如果厂里有工人请假,杜秀娣就会亲自上阵,临时顶替这个工人的工作,她说:产品是一个流水线配套工作出来的,其中一道工序断了就没法生产。”还有一次,一个老客户着急要货,为了不让老客户有所损失,早已和客户变成朋友的杜秀娣和丈夫当天晚上足足帮客户干了一夜的活,客户也因此更加对杜秀娣刮目相看了。
杜秀娣的为人之道除了诚信,还有善心。村上一个60多岁的孤寡老人,经常靠打零工度日难以自给自足,看不过去的杜秀娣便把他招进了厂里工作;每当社区组织慈善捐助活动,她也总是主动联系社区,多次出资捐助他人,大家都说:先富起来的杜秀娣没有忘记别人,是个有爱心的好人,但杜秀娣却说:我也是从一穷二白的时候走过来的,深知他们的不易,所以能帮就帮他们一点。”
对于今后事业上的打算,白手起家的杜秀娣想得很简单,她说:“巩固好老客户、发展新客户,我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长久下去……”(束方敏 丽娜 蒋玉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