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该怎么办?“什么是低碳生活?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些什么?”近日,市民广场社区的“littlebee”小蜜蜂暑期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10名大一学生,他们给孩子们奉献了一堂生动有趣而富有意义的环保课。
“小朋友们,出门吃饭用一次性筷子还是可循环使用的筷子呢?”近日一大早,在人民广场上,一场主题为“勤俭生活扬低碳文化驿站显风采”的活动在激烈的环保知识抢答中拉开了序幕。来自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10位大一学生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参加活动的20位小朋友在欢声笑语中了解了更多的环保知识。孩子们也在宣传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来宣传环保。
随后,市民广场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和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阅读了家庭低碳环保书籍,学习到了不少节水节电的小窍门,并且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剪剪、画画,让废弃的塑料瓶“变废为宝”,寓教于乐,以此锻炼他们的动脑意识,自觉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们希望能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到的一些知识,比如说低碳环保等理念尽早地、一点一滴地灌注到孩子们心中,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起绿色生活的良好习惯。”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来自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赵展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用自身的行动来带动身边的人参与节能环保。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后喝饮料的瓶子都可以再利用,DIY一下,就可以养一些小花小草,既环保,又好看。”“我家离学校不远,回去后我要告诉爸爸,让他以后骑自行车送我上学,绿色环保出行。”新鲜有趣的话题,热烈互动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种另类的冲击,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承诺。市民广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孙倩告诉记者:“每年我们社区都会围绕不同的主题组织各式各样的暑期活动,而今年活动的重点则是节能环保。环保要从娃娃抓起,这次活动的意义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也要学习环保知识。大学生是环境宣传的强大力量,我们正好通过这种方式为大学生和小学生搭起一座桥梁,让孩子们从小了解环保知识,培养良好习惯,从而推动环保事业向前发展。”(张二青陈晓玲文/摄)
网友评论